[发明专利]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0276.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爱沃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残余 塑料 营养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分离单元、收集单元、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分离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并将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也一并分离,代替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且提高了营养钵的整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营养钵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保肥、保水方便移植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玉米苗木、花卉种植,并且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其用量逐年增加。
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和残余塑料细条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且一般只会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并不会处理,导致产品品质较低。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塑料营养钵生产采用吹塑成型工艺,吹制出的中间产品是口对口连接的连体营养钵,营养钵的尾部还有残余的塑料细条,需要将连体营养钵和残余塑料细条分开才能形成最终的营养钵产品,目前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低,且一般只会将连体营养钵分开,对于营养钵尾部的残余塑料细条并不会处理,导致产品品质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去除残余塑料条的营养钵收集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分离单元、收集单元、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分离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分离单元与收集单元相连接;收集单元侧边设置有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料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套杆、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送机构、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传送机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收集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套杆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送机构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三锥齿轮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二传送机构相连接;第二传送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爱沃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爱沃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