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切片调度方法及拥塞调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9280.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许珺;周晶;严斌峰;栾帅;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16;G06F9/4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切片 调度 方法 拥塞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切片调度方法,包括:基于当前接入用户的数量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是否出现切片拥塞;在确定出现切片拥塞的情况下,向切片管理系统发出溢出用户请求;基于当前接入用户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当前的溢出用户;基于切片管理系统返回的溢出反馈消息将当前的溢出用户的业务连接切换至空闲切片上。该方法可以提高切片资源调度的灵活性,避免切片网络拥塞,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拥塞调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切片调度方法及拥塞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切片就是以端到端、按需定制和隔离为特征的逻辑网络,其通过对功能、性能、连接关系、运维等的灵活设计,可以为不同的业务或用户群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其中,端到端是指网络切片不仅需要核心网,还需要接入网、传输网、管理网络等;按需定制是指可按需定制网络切片的业务、功能、容量、服务质量与连接关系,同时还可以按需进行切片的生命周期管理;隔离性则包括了安全隔离、资源隔离与操作维护隔离等。
网络切片提高了运营商网络部署和用户使用的体验,同时也引入了更为复杂的业务运营问题。通过CSMF(Communication 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通信服务管理功能)、NSMF(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切片管理功能)、NSSMF(Network SliceSubnet Management Function,子切片管理功能)和MANO(Management andOrchestration,管理和编排)实现5G网络端到端切片的订购、编排、部署的自动化。其中租户通过CSMF订购网络切片,并提交相关的需求,比如在线用户数、网络带宽、时延等要求。NSMF负责将CSMF的需求转化成切片需要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并分解到各个子切片的需求。NSSMF负责子网的编排和部署,通过MANO进行部署。
在该机制下,租户订购切片时需要限制该切片可接入的用户数,以保证切片网络的SLA指标满足租户要求,这样不利于更多用户享受到切片网络的服务。例如,对于B2B2C业务,运营商联合互联网视频APP推出在线视频切片服务,提供5G eMBB(Enhanced Mobile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大带宽流畅下载服务产品。当该项业务有明显正向市场反馈,用户订阅量超过预期(超过该切片设置的用户数),或者在产品推广初期,运营商希望让更多主动尝试订阅的用户接入切片体验,以培养潜在的切片租户群体。
然而,当前切片管理机制不适用于更灵活的资源调度配置,以满足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商业场景。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切片调度方法及拥塞调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切片管理机制不适用于更灵活的资源调度配置而导致不适用推广应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切片调度方法,包括:
基于当前接入用户的数量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是否出现切片拥塞;
在确定出现所述切片拥塞的情况下,向切片管理系统发出溢出用户请求;
基于所述当前接入用户和所述最大订购数量,确定当前的溢出用户;
基于所述切片管理系统返回的所述溢出反馈消息将所述当前的溢出用户的业务连接切换至空闲切片上。
其中,所述基于当前接入用户数量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是否出现切片拥塞之前,包括:
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切片管理系统监测到的所述当前接入用户数量。
其中,所述基于当前接入用户的数量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是否出现切片拥塞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未出现所述切片拥塞的情况下,继续基于当前接入用户的数量和最大订购数量,确定是否出现切片拥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9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