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8905.8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细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武丹聘 |
地址: | 2571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生态 环境监测 设备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声光报警器(1)、检测仪主体(2)、悬浮底座(3)、太阳能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机构(5),所述悬浮底座(3)为圆柱形结构且呈水平放置,所述检测仪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于悬浮底座(3)上方,所述监测机构(5)安装于检测仪主体(2)底部,所述太阳能板(4)固定于检测仪主体(2)侧面,所述声光报警器(1)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仪主体(2)顶部;
所述监测机构(5)由驱动电机(51)、监测探针(52)、取样机构(53)组成,所述取样机构(53)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仪主体(2)底部并贯穿连接于悬浮底座(3)中间,所述驱动电机(51)安装于取样机构(53)顶部且与检测仪主体(2)采用电连接,所述监测探针(52)嵌套于取样机构(53)内顶部;
所述取样机构(53)由取样支架(531)、升降取样装置(532)组成,所述取样支架(531)为中空结构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检测仪主体(2)底部并贯穿连接于悬浮底座(3)中间,所述升降取样装置(532)嵌套于取样支架(531)内且与取样支架(531)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取样支架(531)由升降驱动导轨(a1)、支架主体(a2)、进水口(a3)、排水口(a4)组成,所述支架主体(a2)为中空矩形结构,所述升降驱动导轨(a1)嵌套于支架主体(a2)内壁,所述进水口(a3)贯穿连接于支架主体(a2)侧面底部,所述排水口(a4)贯穿连接于支架主体(a2)侧面顶部;
所述升降取样装置(532)由取样容器(b1)、扣合滑块(b2)、取样孔(b3)、传动轴(b4)、升降扣合杆(b5)组成,所述取样容器(b1)为无顶圆柱体结构且水平置放于支架主体(a2)内部,所述扣合滑块(b2)安装于取样容器(b1)侧面且与升降驱动导轨(a1)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取样孔(b3)贯穿连接于取样容器(b1)侧面,所述传动轴(b4)贯穿连接于取样容器(b1)底面中间且与驱动电机(51)相互扣合,所述升降扣合杆(b5)固定于传动轴(b4)侧面并与取样容器(b1)相互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5)由还包括杂质清洁装置(54),所述杂质清洁装置(54)嵌套于取样机构(53)外侧且与取样机构(53)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清洁装置(54)由旋转架(541)、固定底盘(542)、清洁器(543)组成,所述固定底盘(542)嵌套于取样机构(53)底部且与传动轴(b4)相互扣合,所述旋转架(541)为圆柱形结构且底面与固定底盘(542)焊接在一起,所述清洁器(543)等距均匀分布于旋转架(541)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543)由压缩槽(c1)、联动杆(c2)、旋转轴(c3)、清洁钩(c4)、剪切刀片(c5)、压板(c6)、螺旋弹簧(c7)组成,所述清洁钩(c4)等距均匀分布于旋转架(541)四周,所述清洁钩(c4)顶端内壁设有压缩槽(c1),所述压板(c6)嵌套于压缩槽(c1)内,所述螺旋弹簧(c7)安装于压板(c6)顶部与压缩槽(c1)之间,所述旋转轴(c3)贯穿连接于清洁钩(c4)左侧,所述剪切刀片(c5)左端与旋转轴(c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杆(c2)一端与压板(c6)左侧扣合,另一端与剪切刀片(c5)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刀片(c5)朝向压板(c6)的一侧设有刀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支架(531)与升降取样装置(532)为同心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9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饰高效加工工艺
- 下一篇: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多层富勒烯单向压缩的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