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800.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丰;范景祥;宋培城;周娜;岳晓东;阎雪峰;董晓飞;常光远;常利明;郝军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型钢 混凝土 钢筋 节点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B I 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创建B I M模型;钢筋排布优化;型钢梁腹板开孔定位;施工前B I M模型交底;现场施工及指导。本发明通过创建B I M模型,能直观的反映出钢柱、钢梁和钢筋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能够有效的确认冲突位置,根据冲突位置,确认钢筋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型钢梁腹板上的开孔位置;有效的避免了由于钢筋与型钢的冲突位置导致施工不能满足施工质量相关规范要求的问题出现;将有效的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冲突位置的出现造成后期进行钢筋调整或补开孔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节点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把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基于BI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独立的结构型式,如图2所示,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增加了结构强度和延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型钢与钢筋交叉点多,钢梁与柱周主筋、箍筋;钢柱与通过钢柱的水平梁钢筋关系复杂,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了由于钢筋与型钢的冲突位置导致施工不能满足施工质量相关规范要求的问题出现;将有效的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冲突位置的出现造成后期进行钢筋调整或补开孔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的型钢混凝土钢筋节点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BIM模型;
钢筋排布优化;
型钢梁腹板开孔定位;
施工前BIM模型交底;
现场施工及指导。
通过创建BIM模型,然后根据所创建的BIM模型进行冲突位置的结构设计优化;使得钢筋梁纵筋与型钢柱翼缘位置、梁纵筋与混凝土柱纵筋位置均不存在冲突、以及柱箍筋能过有效的穿过型钢梁腹板;使其在现场施工时,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梁纵筋与型钢柱翼缘位置冲突、梁纵筋与混凝土柱纵筋位置冲突,造成施工过程中进行修正处理,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钢筋梁纵筋与型钢柱翼缘位置冲突的规避,实现梁纵筋与混凝土柱纵筋位置冲突的规避;所述钢筋排布优化,具体是指:
利用revit中dynamo编程功能,编写python脚本,在BIM模型中创建dynamo节点,与三维模型相关联,查找钢筋与型钢梁、柱冲突位置,并通过参数化形式调整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点处钢筋的不同样式和弯曲规则;获得符合钢筋排布要求的钢筋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冲突位置包括:梁纵筋与型钢柱翼缘位置冲突、梁纵筋与混凝土柱纵筋位置冲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结构呈状;包括变形结构、与变形结构两端连接的钢筋本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结构包括与钢筋本体平行设置的A钢筋、与A钢筋两端连接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轴线与A钢筋轴线所形成的夹角A,其中,120°≤A≤150°;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钢筋本体连接,所述钢筋本体与A钢筋平行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使得柱箍筋能够有效的穿过型钢梁腹板;所述型钢梁腹板开孔定位具体是指:通过创建BIM模型,观察柱箍筋与型钢梁腹板之间的关系;由三维模型直接生成剖面图,给型钢梁腹板开孔提供参考。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控制构件属性,使得在BIM模型中对于节点位置的显示更加直观、清楚;所述创建BIM模型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疏水碳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合成气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