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废气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6509.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朋;张先付;左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47/0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废气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底座、除尘箱、反应箱、洗气箱、蓄水箱、多组喷淋头、喷淋水泵、多组喷淋水管、加药箱、加药管、第一抽气机和第二抽气机,除尘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的左部连接,除尘箱内设置有除尘腔,除尘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多组喷淋水管的一端穿过除尘箱的侧壁分别与多组喷淋头的输入端连接,多组喷淋水管的另一端均与喷淋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喷淋水泵的输入端与蓄水箱的输出端连接,除尘箱的输出端与第一抽气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抽气机的输出端与反应箱的输入端连接,加药箱的底端与反应箱的顶端连接,反应箱内设置有反应腔。本发明,能够将废气处理彻底,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和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
当工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废气产生,为了防止废气中有害物质直接排出对环境产生影响,工厂一般采用废气处理装置,而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处理过程中,无法对废气进行充分的处理,从而造成废气中依然存在有害气体,并且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处理废气时,容易造成化学反应物堆积在出气口,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出气口的排气,同时也不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废气处理设备,能够将废气处理彻底,降低了使用局限性,提高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底座、除尘箱、反应箱、洗气箱、蓄水箱、多组喷淋头、喷淋水泵、多组喷淋水管、加药箱、加药管、第一抽气机和第二抽气机,所述除尘箱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的左部连接,所述除尘箱内设置有除尘腔,所述除尘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气口,多组所述喷淋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除尘箱的侧壁分别与多组所述喷淋头的输入端连接,多组所述喷淋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喷淋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蓄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除尘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抽气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药箱的底端与所述反应箱的顶端连接,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反应腔,所述加药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加药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药管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反应箱的顶端插进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反应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抽气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抽气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洗气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洗气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气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气管。
优选的,还包括废料管,除尘箱的下部设置有除杂腔,所述除杂腔与所述除尘腔通过所述废料管连接,所述除杂腔的侧端设置有废料口。
优选的,所述废料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废料管处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输出端设置有干燥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蓄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水泵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搅拌电机、固定架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反应箱的侧端通过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左端穿过所述反应箱的右端插进所述反应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腿和多组滚轮,多组所述支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底端的边缘区域连接,多组所述支腿的底端分别与多组所述滚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基灭菌装载箱
- 下一篇:基于动态请求D2D网络中的协作编码缓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