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5779.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峻;孙乾乾;楼宏铭;李军;陈克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生物 质碱氧爆 预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装置包括均质化处理设备、预热管、爆破反应器和喷放锅;均质化处理设备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预热管的入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预热管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爆破反应器的入口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爆破反应器上设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用以向爆破反应器通入蒸汽,第四阀门用以向爆破反应器通入氧气,爆破反应器内设有螺旋轴,爆破反应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喷放锅连接,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喷放锅的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喷放锅通过第四管道与预热管连接,预热管上设有第六阀门。可以选择性降解木质素,减少酶解抑制物的产生,糖损失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生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含碳有机大分子功能体,在生物基材料、化学品、高附加值燃料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但是木质生物质材料结构非常复杂,其主要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组成微细纤维构成纤维细胞壁的网状骨架,半纤维素和木素则填充在纤维之间和微细纤维之间,起“粘合”和“填充”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微细纤维(纤维素)是被木素、半纤维素包裹着的,且其本身也存在着高度结晶性和木质化,阻碍了酶与纤维素的接触,使其难以直接被生物降解,导致酶解效率非常低,增加经济成本。因此,对于大多数木质纤维素材料而言,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破坏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分布,打开生物质抗降解屏障,暴露结晶纤维素内核,提高酶的可及度。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爆破预处理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木质纤维预处理技术,目前报道的有蒸汽爆破法、酸爆破法和氨爆破法等几种方式。蒸汽爆破法,主要是利用高压蒸汽,在处理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会产生有机酸,进而加快反应;酸爆破法和蒸汽爆破法类似,主要是通过预酸化,来加速降解;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底物都呈酸性,不仅对设备腐蚀严重,必须要进行碱中和及洗涤,产生大量废水和固体废物;而且对半纤维素破坏严重,同时木质素缩合后富集在纤维素表面,导致酶的无效吸附并阻碍了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影响后续酶解发酵过程。氨爆破法是利用液态氨来处理原料,是蒸汽爆破法与碱处理法的结合,能有效去除木质素,抑制物产生量小,但氨属于有毒类介质,且成本高、气味大,其使用安全性、氨的回收和环境污染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减少木质素缩合,避免三废产生,增强木质生物质的预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包括均质化处理设备、预热管、爆破反应器和喷放锅;
所述均质化处理设备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预热管的入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预热管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爆破反应器的入口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爆破反应器上设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用以向爆破反应器通入蒸汽,第四阀门用以向爆破反应器通入氧气,爆破反应器内设有螺旋轴,爆破反应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喷放锅连接,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喷放锅的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喷放锅通过第四管道与预热管连接,预热管上设有第六阀门,第六阀门用以排出剩余气体。
进一步,所述均质化处理设备为搓丝机、挤压撕裂机和螺旋挤压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爆破反应器为夹套式结构或直通式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上述木质生物质碱氧爆预处理装置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关闭所有阀门,启动均质化处理设备,在入口处加入木质生物质,降低物料外观尺寸并实现混料,在出口处喷洒碱性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