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绝缘墨水、绝缘薄膜和柔性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4793.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蔡炜;郑喜凤;汪洋;曹慧;毛新越;王铂;邢繁洋;张庆凯;马宝真;张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09D11/30 | 分类号: | C09D11/30;C09D11/36;H01L29/51;H01L29/78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罗尹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绝缘 墨水 薄膜 柔性 薄膜晶体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混合绝缘墨水,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混合绝缘墨水包括如下组分:
锆盐8-15%、有机掺杂材料0.4-1%、溶剂余量;
所述锆盐为八水合氧氯化锆;
所述有机掺杂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溶剂为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绝缘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掺杂材料的用量为0.4-0.8%。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混合绝缘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锆盐、有机掺杂材料混合,加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溶液;
将溶液搅拌后进行过滤;
将溶液静置12h以上,得到混合绝缘墨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绝缘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过程为在100-200r/min条件下搅拌1-1 .5h;
过滤过程为经0.45μm PVDF滤头过滤。
5.一种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膜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混合绝缘墨水制备而成。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墨滴间距25~35μm,印刷次数为2次,将所述混合绝缘墨水打印到衬底上;
先30℃-40℃退火2-8min,接着200-250℃退火40min以上。
7.一种柔性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晶体管包括绝缘薄膜层,所述绝缘薄膜层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混合绝缘墨水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柔性衬底、缓冲层、Al栅电极、绝缘薄膜层、半导体层、Al源漏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为1-10μm厚的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缓冲层为氧化硅或氮化硅,厚度为200-300nm;
所述Al栅电极的厚度为100-150nm;
所述半导体层为8-20nm厚的IGZO有源层;
所述Al源漏电极的厚度为100-150n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柔性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0.7-1mm厚洁净无碱玻璃上旋涂聚酰亚胺薄膜,作为柔性衬底;
柔性衬底上采用磁控溅射制备缓冲层;
在缓冲层上采用磁控溅射制备Al栅电极;
选择墨滴间距25~35μm,印刷次数为2次,将混合绝缘墨水打印到带有Al栅电极上,先30℃-40℃退火2-8min,接着200-250℃退火40min以上,形成绝缘薄膜层;
在绝缘薄膜层上溅射半导体层;
在半导体层上溅射Al源漏电极,并将器件置于150-250℃退火40min以上;
将柔性衬底连同上部其他器件整体从玻璃上剥离,得到柔性薄膜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7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水混凝土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室内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