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换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33124.X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楚电明;白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314 | 分类号: | B29C64/314;B29C64/336;B29C64/118;B33Y40/00;B33Y40/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线装 | ||
1.一种3D打印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多材料或彩色3D打印,包括打印线材(10)、待选择打印线材(20)、推送模块(30)和换线模块(40),所述打印线材(10)穿插于所述推送模块(30)与所述换线模块(40)中,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接口端位于换线模块(40)中,所述打印线材(10)的剪断端与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的其中一根的接口端连接;
所述推送模块(30)包括夹紧单元(31)与固定单元(32),所述打印线材(10)位于所述固定单元(32)上的齿轮与所述夹紧单元(31)上的光轮之间,所述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打印线材(10)完成推送或回抽;
所述换线模块(40)包括裁剪单元(41)、热接单元(42)、壳体(43)、第一动力装置(45)、第二动力装置(44)、单向锁紧装置(46)、连接体(47),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相对于所述单向锁紧装置(46)相互嵌套且置于内侧,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单向穿入所述换线模块(40)中反向锁紧,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在所述壳体(43)内部,且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连接体(47)运动,所述裁剪单元(41)完成对所述打印线材(10)的剪裁,所述热接单元(42)完成对剪切后的所述打印线材(10)与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的其中一根的熔融拼接;
所述换线模块(40)根据控制指令切断当前所述打印线材(10),并选择所需的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后进行熔融拼接,所述推送模块(30)将拼接后的所述打印线材(10)推送进打印喷头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连接体(47)运动;
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分别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连接,且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绕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转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输出端连接且沿所述打印线材(10)方向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为液压缸,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为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待选择打印线材(20)运动;
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输出端连接,且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输出端沿所述打印线材(10)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连接体(47)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体(47)绕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转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为液压缸,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为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连接体(47)运动;
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输出端连接,且所述裁剪单元(41)与所述热接单元(42)相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输出端沿所述打印线材(10)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连接体(47)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体(47)相对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输出端水平移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43)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5)为液压缸,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4)为电机或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1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