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新颖的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2906.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牛朝阳;高欧阳;邹玮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新颖 极化 雷达 诱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结构新颖的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发天线、第二收发天线、第一功能模块组、第二功能模块组、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收发天线发射的信号的极化方式和所述第二收发天线发射的信号的极化方式互为正交;
第一功能模块组和第二功能模块组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形成完整通道的收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功分器、下变频器、多参数调制单元、上变频器和场放器件;所述场放器件连接至所述收发开关;
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收发开关连接第一收发天线,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收发开关连接第二收发天线;两个功能模块组中的功分器共同连接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所述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两块功能模块组中的多参数调制单元;
所述多参数调制单元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DRFM、相位调制模块、幅度调制模块和多普勒调制模块;
其中,将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功分器分别输出至下变频器、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的两路信号分别记作第一路输出信号和第二路输出信号,将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功分器分别输出至下变频器、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的两路信号分别记作第三路输出信号和第四路输出信号;
所述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用于分时接收第二路输出信号和第四路输出信号,然后从接收的信号中进行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并将提取到的雷达信号参数分时传输至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命令,根据提取到的雷达信号参数分别按照控制命令对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多参数调制单元和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多参数调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其对第一路输出信号和第三路输出信号进行参数调制后传输至各自对应的上变频器;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分别设定第一收发天线和第二收发天线所发射信号的调制因子,所述调制因子根据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所要模拟的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用于测量全极化雷达的信号频率和极化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功能模块组内,所述下变频器均连接多参数调制单元中的DRFM;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两个多参数调制单元中的DRFM。
4.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结构新颖的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的雷达信号干扰方法,包括:
调整收发开关,使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处于接收信号模式,然后通过第一收发天线和第二收发天线侦收雷达信号;
第一收发天线侦收到的雷达信号分别经对应的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和功分器进行处理,分配得到第一路输出信号和第二路输出信号;第二收发天线侦收到的雷达信号分别经对应的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和功分器进行处理,分配得到第三路输出信号和第四路输出信号;
第一路输出信号经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下变频器处理后传输至对应的多参数调制单元,第三路输出信号经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下变频器处理后传输至对应的多参数调制单元;第二路输出信号和第四路输出信号分时传输至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单元进行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并将提取到的雷达信号参数分时传输至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命令,根据提取到的雷达信号参数分别按照控制命令对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多参数调制单元和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多参数调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其对第一路输出信号和第三路输出信号进行参数调制后传输至各自对应的上变频器;
调整收发开关,使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处于发射信号模式,然后经过上变频器处理后的第一路输出信号和第三路输出信号再各自经过对应的场放器件处理,最后分别通过第一收发天线和第二收发天线发射出去,对目标雷达信号进行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因子应满足:
其中,和分别为当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侦收到雷达发射的x极化信号时,第一收发天线上和第二收发天线上所发射信号的调制因子,、为分别为当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侦收到雷达发射的y极化信号时,第一收发天线上和第二收发天线上所发射信号的调制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制因子应满足:
其中,为雷达信号和全极化雷达诱饵装置之间的极化基偏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被干扰的雷达测得的伪目标的散射矩阵为:
其中,和为雷达信号的两种不同极化方式,为干扰信号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2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