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光缆剥离分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737.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火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 | 分类号: | G02B6/25;G02B6/2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61002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光缆 剥离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光缆剥离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左侧壁上贯通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右侧设有将废旧光缆送入装置内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关于所述进料口上下对称的两个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右侧设有将废旧光缆进行切割的环切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环割机构,将进入装置内的光缆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将光缆外壁切割,在切割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在光缆内部撑开光缆外壁和在光缆外部扎进光缆外壁将光缆外壁固定,通过设置牵引机构达到剥离光缆外壁的目的,将光缆外壁和光缆芯分别落入两个收集腔内分类收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废旧光缆剥离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主要可回收的是塑料外皮,目前大部分的光缆回收只是粗略的将光缆切碎,不能进行光缆外皮和光缆内心的分类处理,既增加了后续的处理成本也会导致光缆外壁二次处理时的不纯净。本发明阐述的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旧光缆剥离分类回收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废旧光缆剥离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左侧壁上贯通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右侧设有将废旧光缆送入装置内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关于所述进料口上下对称的两个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右侧设有将废旧光缆进行切割的环切装置,所述环切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导向辊右侧的环割环,所述环割环的右侧设有将废旧光缆剥离的剥离装置,所述剥离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环割环右侧的牵引壁,所述牵引壁内设有牵引腔,所述牵引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侧设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牵引腔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左侧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杆啮合连接的涡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关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下对称且前后交错分布的两个第一推动连杆,牵引腔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关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下对称的两个斜槽,所述斜槽内滑动设有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侧铰接连接有第二推动连杆,所述第二推动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关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下对称的内撑块,所述牵引腔上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关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下对称的两个推动器,所述推动器上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设有电动套筒,所述电动套筒内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关于所述电动推杆左右对称的两个扎杆,所述牵引壁的下侧设有可对剥离后的整段废旧光缆进行破碎处理的碎料装置,所述环割环 的下侧设有位于所述工作腔内起到动力传递作用的传动装置。
优选地,有益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杆,所述水平固定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水平固定杆上侧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锥齿轮副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后侧设有关于所述第三转动杆上下对称且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四转动杆,所述导向辊与所述第四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辊的后侧设有关于所述第三转动杆上下对称且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滑动设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上靠近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固定槽之间设有环绕所述连接滑块的挤压弹簧,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右侧设有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且在工作腔前侧内壁滑动的滑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所述滑动杆与两个所述第四转动杆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火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火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