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的智能楼宇用人脸识别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8688.4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炼铭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36210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智能 楼宇 用人 识别 | ||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器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的智能楼宇用人脸识别器,包括识别器壳体,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设置且下方和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连接单元并和连接单元构成螺纹副传动,所述连接单元和识别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全门的下方还设置有垫板,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块测距板,且两个测距板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动力机构进行旋转,而所述螺杆的螺距和导程可以预先设置好,并结合所述动力机构,进而能够精确控制所述识别器壳体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距离,以此达到调控识别器壳体位置的目的,且所述识别器壳体通过螺杆和连接单元进行安装,零件少,拆装简单,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器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的智能楼宇用人脸识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考勤方式从原先的签字签到到指纹签到,现在还出现了人脸识别进行签到考勤;但是这种人脸识别器多固定连接于墙壁上,导致无论是安装还是拆除均比较花费时间,且零件较多也不方便携带,进一步的是不能够根据不同人员的身高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智能楼宇用人脸识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的智能楼宇用人脸识别器,包括识别器壳体,所述识别器壳体设置于安全门的侧面,所述安全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设置且下方和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连接单元并和连接单元构成螺纹副传动,所述连接单元和识别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识别器壳体内安装有识别器;所述安全门的下方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块测距板,且两个测距板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测距板之间还通过导线和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和动力机构相连接;两个所述测距板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倒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为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和螺杆螺纹传动,所述识别器壳体固定连接于传动块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为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上设置有和螺杆相配合的螺纹,且所述识别器壳体滑动连接于滑轨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识别器壳体上还铰接有遮阳板,且二者之间具有阻尼,所述遮阳板具有伸缩功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识别器壳体上还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刷杆,所述连接杆和刷杆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具有伸缩功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侧面还安装有反射机构,所述反射机构包括光敏传感器、齿轮组和连杆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光敏传感器和第一齿轮电性连接,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识别器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弧轨,所述弧轨内滑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还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通过第三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反射板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反射板和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第三齿轮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杆具有伸缩功能;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还传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连接于识别器壳体上,所述第四齿轮的端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侧翼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翼杆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动力机构进行旋转,而所述螺杆的螺距和导程可以预先设置好,并结合所述动力机构,进而能够精确控制所述识别器壳体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距离,以此达到调控识别器壳体位置的目的,且所述识别器壳体通过螺杆和连接单元进行安装,零件少,拆装简单,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炼铭,未经陈炼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