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8385.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118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惠***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生产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点火线圈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该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将同一批次多个需要检测的点火线圈放置在转盘上并利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当电动推杆挤压固定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的点火线圈时,挤压块随之挤压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采集受到的压力数值并实时传递至控制器中通过数据比较器与ROM预置模块预置的与压力值进行对比,当达到预置的压力值使,控制器控制继电器给电动推杆断电,然后观察其形变状态,即完成了点火线圈的抗压性检测,可以保证对同一批的点火线圈施加相同的力,测试效果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线圈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汽油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装置已经不适应使用要求,点火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点火线圈和开关装置,提高点火线圈的能量,火花塞就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这是点火装置适应现代发动机运行的基本条件。
点火线圈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为了满足发动机良好的使用情况,在生产点火线圈时需要对点火线圈的抗冲压性能进行测试,但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同一批次生产出的点火线圈进行测试时,都是直接对其进行挤压然后观察其形变状态,无法保证每次对同一批次生产出的点火线圈挤压的力是相同的,测试效果不够精准,故而提出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具备测试精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同一批次生产出的点火线圈进行测试时,都是直接对其进行挤压然后观察其形变状态,无法保证每次对同一批次生产出的点火线圈挤压的力是相同的,测试效果不够精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测试精准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点火线圈生产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底座顶部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限位组件,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下限位组件上方的上限位组件,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转盘后侧的安装背板,安装背板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固定侧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竖槽,连接竖槽相背一侧的槽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滑轨,两个所述电动滑轨之间活动安装有承托底板,承托底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安装背板前侧活动连接的滑动连接块,承托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挡板,承托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固定挡板之间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杆,挤压杆的外侧套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固定挡板活动连接的移动横板,移动横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承托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挤压块前侧的固定挡块,固定挡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挤压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环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腔内上下两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移动立板,移动立板远离挤压杆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放置腔腔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移动立板远离连接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槽内且与其卡接的卡接块,放置腔远离挤压杆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上下两个复位弹簧之间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绕线柱,绕线柱的外侧缠绕有一端与卡接块固定连接的拉绳。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数据比较器双向电连接,数据比较器与ROM预置模块双向电连接,ROM预置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腔腔内底壁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底座顶部并与转盘底部固定连接的转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