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用电控气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4909.0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蒋东升;李辉;雷声;杨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7/14 | 分类号: | F16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用电 气动 装置 | ||
1.一种机载电控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和上盖(2)通过螺钉连接为整体,在底座(1)上有进气口(1a)、吸附塔口(1b)和排气口(1c);其特征在于,电控气动装置由安装在底座(1)和上盖(2)内的进气活门和排气活门、两位三通电磁阀(9)、第一限流孔(10)和第二限流孔(11)组成;底座(1)和上盖(2)均为矩形板,进气活门位于底座(1)和上盖(2)的右侧内腔中,排气活门位于底座(1)和上盖(2)的左侧内腔中,进气活门和排气活门的结构左右对称;进气活门由底座(1)和上盖(2)的右半部以及安装在右侧内腔中的进气组件组成;在底座(1)右侧有一个由呈现直角折线形状的圆孔构成的第一进气腔(1n),第一进气腔(1n)的垂直段开口于底座(1)右半部上表面的板面中心,第一进气腔(1n)的水平段开口于底座(1)的右端面,第一进气腔(1n)的水平段开口即进气口(1a),第一进气腔(1n)的垂直段和水平段在底座(1)的内部连通,在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进气腔(1n)垂直段的上端口外面有一个与该上端口同轴的进气活门环形槽(1d),第一进气腔(1n)垂直段的上端口与进气活门环形槽(1d)之间的圆环构成进气活门的活门座(1e),在进气活门环形槽(1d)靠近底座(1)中心部分的槽底上有一个与进气活门环形槽(1d)内外半径相同的圆弧槽,该圆弧槽为进气活门的第二进气腔(1m);在上盖(2)的下表面右侧、与底座(1)进气活门环形槽(1d)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圆形槽构成的进气活门控制腔(2e),进气活门控制腔(2e)的内径与进气活门环形槽(1d)的最大内径相同,上盖(2)上的进气活门控制腔(2e)以及底座(1)上的第一进气腔(1n)、进气活门环形槽(1d)和第二进气腔(1m)共同构成底座(1)和上盖(2)的右侧内腔;进气组件由进气膜片(3)、进气活门弹簧(4)和进气限位环(5)组成,进气膜片(3)是周边部分带有圆环形凸起、中心部分带有硬芯的橡胶圆片,圆环形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倒U字形,进气膜片(3)的圆形边缘被夹紧在底座(1)的进气台阶凹槽的台阶端面和上盖(2)进气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之间,进气活门弹簧(4)位于进气活门控制腔(2e)内,进气活门弹簧(4)的大直径的上端顶住进气活门控制腔(2e)的槽底的凹型弹簧座内,进气活门弹簧(4)的小直径的下端顶住进气膜片(3)上表面的中心部分,进气限位环(5)为上面的圆形截面的上环(5b)的下部与下面的矩形截面的下环(5a)的上表面相贯连接形成的构件,下环(5a)的外径大于上环(5b)的外径,下环(5a)的外径与底座(1)的进气台阶凹槽的中段孔过盈配合,进气限位环(5)的上环(5b)位于进气膜片(3)圆环形凸起的内腔中;在上盖(2)上有与进气活门控制腔(2e)连通的进气活门控制腔进气口(2a),进气活门控制腔进气口(2a)通过管路与第一限流孔(10)的一端连通,第一限流孔(10)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底座(1)上的进气口(1a)连通,在上盖(2)上有与进气活门控制腔(2e)连通的进气活门控制腔排气口(2c),进气活门控制腔排气口(2c)通过管路与两位三通电磁阀(9)的第一进气口(9a)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9)的排气口(9c)通大气,第一限流孔(10)的通径小于两位三通电磁阀(9)第一进气口(9a)与排气口(9c)之间的通径;排气活门由底座(1)和上盖(2)的左半部以及安装在左侧内腔中的排气组件组成;在底座(1)左侧有一个由呈现直角折线形状的圆孔构成的第二排气腔(1h),第二排气腔(1h)的垂直段开口于底座(1)左半部上表面的板面中心,第二排气腔(1h)的水平段开口于底座(1)的左端面,第二排气腔(1h)的水平段开口即排气口(1c),第二排气腔(1h)的垂直段和水平段在底座(1)的内部连通,在底座(1)的上表面、第二排气腔(1h)垂直段的上端口外面有一个与该上端口同轴的排气活门环形槽(1f),第二排气腔(1h)垂直段的上端口与排气活门环形槽(1f)之间的圆环构成排气活门的活门座(1g),在排气活门环形槽(1f)靠近底座(1)中心部分的槽底上有一个与排气活门环形槽(1f)内外半径相同的圆弧槽,该圆弧槽为排气活门的第一排气腔(1j);在上盖(2)的下表面左侧、与底座(1)排气活门环形槽(1f)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圆形槽构成的排气活门控制腔(2f),排气活门控制腔(2f)的内径与排气活门环形槽(1f)的最大内径相同,上盖(2)上的排气活门控制腔(2f)以及底座(1)上的第二排气腔(1h)、排气活门环形槽(1f)和第一排气腔(1j)共同构成底座(1)和上盖(2)的左侧内腔;排气组件由排气膜片(6)、排气活门弹簧(7)和排气限位环(8)组成,排气膜片(6)是周边部分带有圆环形凸起、中心部分带有硬芯的橡胶圆片,圆环形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倒U字形,排气膜片(6)的圆形边缘被夹紧在底座(1)排气台阶凹槽的台阶端面和上盖(2)排气环形凸台的下端面之间,排气活门弹簧(7)位于排气活门控制腔(2f)内,排气活门弹簧(7)的大直径的上端顶住排气活门控制腔(2f)的槽底的凹型弹簧座内,排气活门弹簧(7)的小直径的下端顶住排气膜片(6)上表面的中心部分,排气限位环(8)为上面的圆形截面的上环(8b)的下部与下面的矩形截面的下环(8a)的上表面相贯连接形成的构件,下环(8a)的外径大于上环(8b)的外径,下环(8a)的外径与底座(1)的排气台阶凹槽的中段孔过盈配合,排气限位环(8)的上环(8b)位于排气膜片(6)圆环形凸起的内腔中;在上盖(2)上有与排气活门控制腔(2f)连通的排气活门控制腔进气口(2b),排气活门控制腔进气口(2b)通过管路与第二限流孔(11)的一端连通,第二限流孔(1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底座(1)上的进气口(1a)连通,在上盖(2)上有与排气活门控制腔(2f)连通的排气活门控制腔排气口(2d),排气活门控制腔排气口(2d)通过管路与两位三通电磁阀(9)的第二进气口(9b)连通,第二限流孔(11)的通径小于两位三通电磁阀(9)第二进气口(9b)与排气口(9c)之间的通径;在底座(1)上有连通第二进气腔(1m)和第一排气腔(1j)的通道(1k),吸附塔口(1b)位于底座(1)的下表面中心,吸附塔口(1b)与通道(1k)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9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船舶动态监控及通信系统
- 下一篇:小型船舶定位终端的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