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皮肤损伤的感染的医疗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320.0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M·平纳;O·福尔马;A·托纳尼;A·诺韦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斯特麦德意大利有限公司;扎纳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06 | 分类号: | A61K33/06;A61K47/18;A61K47/24;A61K47/34;A61P17/02;A61P31/04;A61P31/10;A61K31/717;A61K31/734;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亦华;徐一琨 |
地址: | 意大利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皮肤 损伤 感染 医疗器械 | ||
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及其激活方法,其中所述医疗器械适合于预防和/或治疗皮肤损伤的感染并包含:(i)基本上由纤维素组成的基材,(ii)至少一种通过至少一种多胺、至少一种聚酰胺胺或其混合物与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的反应获得的阳离子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锚定于基材,和任选地(iii)至少一种皮肤病学上可接受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旨在预防和/或治疗在急性和/或慢性皮肤损伤处发生的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在愈合中的皮肤损伤中,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出现对应于结缔组织开始紧缩和损伤开始收缩。
在损伤受到细菌感染影响的情况下,细菌会漂浮、分离并通过用生理溶液清洗和施用适合于损伤床的敷料而轻松消除。另一方面,当细菌将自身锚定于受损组织而成为缓慢生长的细胞的聚集群落时,它们会开始相互交流并生成生物膜,从而引起损伤本身的严重定殖。生物膜定义为微生物的一种稳定且复杂的聚集体,微生物彼此发生化学相互作用,促进细菌自身的粘着性和保护性多糖基质的分泌。
目前全球健康状况的特点是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是治疗皮肤损伤、特别是慢性皮肤损伤的一大难题,而慢性皮肤损伤本身就展现出了难以治愈的过程。
一般数据显示,在60%-100%的难以治愈的皮肤损伤中存在生物膜。虽然一方面生物膜在皮肤损伤的长期性中所起的作用仍在研究中,但越来越可能的是难以治愈的皮肤损伤在其表面内和/或其表面上存在生物膜,该生物膜的存在将延迟或阻碍愈合(参见世界创伤愈合协会联合会(World Union of Wound Healing Societies)-WUWHS-,佛罗伦萨大会(Congress of Florence),定位文件(Positioning document).生物膜的管理(Management of biofilm).创伤国际(Wounds International)2016)。
因此,在慢性皮肤损伤中管理生物膜已成为其护理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前提,因此认为需要能够预防和/或治疗在皮肤损伤水平发生的感染、特别是特征在于能够形成生物膜的微生物感染的新型医疗器械。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提到的解决方案而实现,这些权利要求构成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适合于预防和/或治疗皮肤损伤的感染的医疗器械,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以下,优选由以下组成:
(i)基本上由纤维素和/或至少一种多糖组成的基材,
(ii)至少一种通过至少一种多胺、至少一种聚酰胺胺或其混合物与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的反应获得的阳离子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锚定于基材,
(iii)至少一种皮肤病学上可接受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和任选地
(iv)沸石。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激活医疗器械以随后施用于皮肤损伤的方法,所述医疗器械适合于预防和/或治疗皮肤损伤的感染并包含:
(i)基本上由纤维素和/或至少一种多糖组成的基材,
(ii)至少一种通过至少一种多胺、至少一种聚酰胺胺或其混合物与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的反应获得的阳离子共聚物,所述共聚物锚定于基材,和任选地
(iii)沸石,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用至少一种皮肤病学上可接受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浸渍所述医疗器械以随后施用于皮肤损伤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斯特麦德意大利有限公司;扎纳罗股份公司,未经法斯特麦德意大利有限公司;扎纳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