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361.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雷炳富;董日月;杨暹;张浩然;康云艳;刘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C09K11/65;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欧阳凯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纳米 材料 发光 食用 真菌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基荧光纳米材料添加到琼脂培养基中,将食用真菌菌丝块放置于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48小时,得到发光食用真菌菌丝;
或者将碳基荧光纳米材料添加至液体培养基中,将食用真菌菌丝块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96小时,获得发光食用真菌菌丝;
或者将食用真菌菌丝接种到食用真菌生长菌棒上,在培养箱中培养至长出子实体;将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溶液喷洒在子实体上或注射入子实体中,得到发光食用真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荧光纳米材料是蓝色荧光掺硅碳基纳米材料、绿色荧光碳基纳米材料或红色荧光碳基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荧光掺硅碳基纳米材料是采用硅烷和柠檬酸经过200℃和12h一步水热法合成;所述绿色荧光碳基纳米材料是采用邻苯二酚和乙二胺经过180℃和12h一步水热法合成;所述红色荧光碳基纳米材料是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柠檬酸和尿素经过160℃和6h一步水热法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食用真菌生长菌棒均经过121℃和21min高压蒸汽灭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荧光纳米材料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007~0.07mg/mL;所述碳基荧光纳米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添加量为1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荧光纳米材料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028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真菌菌丝块置于琼脂培养基上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均是在28℃黑暗培养箱中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真菌生长菌棒是以1kg棉籽壳为底料,添加150g麸皮、10g石灰和10g石膏,再添加水使得生长菌棒湿度在65%,经过121℃和21min高压蒸汽灭菌,晾凉后配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真菌生长菌棒上的真菌菌丝生长阶段是在温度为15-20℃,湿度为70%的黑暗培养箱中培养,当食用真菌生长菌棒上出现菇原基后,子实体形成阶段的培养温度为15-20℃,湿度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发光食用真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在子实体上或注射入子实体中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溶液的浓度为10mg/mL;所述喷洒或注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时期是在子实体长出后48-6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3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