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隔离器及管道隔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1803.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崔嘉;周健;曹辉祥;熊娟;殷朋;毛学彬;赖治屹;张振;颜力;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34 | 分类号: | F16L55/134;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隔离器 隔离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隔离器及管道隔离方法,属于管道维护技术领域。该管道隔离器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囊体、第一驱动件、第二支撑件、第二囊体、第二驱动件和连通管;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的底部,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移动至上游管道内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一囊体包裹在第一支撑件的外侧,且与上游管道的内壁贴合,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的底部,用于驱动第二支撑件移动至下游管道内的第二预设位置,第二囊体包裹在第二支撑件的外侧,且与下游管道的内壁贴合,上游管段与下游管段通过连通管连通。由于该管道隔离器既能提高对外界温度的安全性,也能提高对内部压力的安全性,所以通过该管道隔离器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封堵的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隔离器及管道隔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输气管道进行维护时,需要对管道进行接焊接等动火作业,而输气管道内的气体为具有一定压力的可燃气体,因此,为了避免可燃气体泄漏到输气管道外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需要通过管道隔离器对管道内的可燃气体进行封堵。
相关技术中,管道隔离器为黄油墙,也即通过黄油墙对管道内的可燃气体进行封堵。但是,黄油墙受热容易融化,因此,当动火作业的时间较长时,动火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通过管道传导至黄油墙,使黄油墙发生融化,导致黄油墙与管道之间出现缝隙,这样管道内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可燃气体会从黄油墙与管道之间的缝隙逸出,进而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故,所以通过黄油墙对管道内的可燃气体进行封堵的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隔离器及管道隔离方法,可以提高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封堵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隔离器,应用于封堵待动火作业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上游管段和下游管段;所述管道隔离器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囊体、第一驱动件、第二支撑件、第二囊体、第二驱动件和连通管;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至所述上游管道内的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囊体包裹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侧,且充压膨胀后与所述上游管道的内壁密封贴合,用于封堵所述上游管道,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囊体;
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移动至所述下游管道内的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囊体包裹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侧,且充压膨胀后与所述下游管道的内壁密封贴合,用于封堵所述下游管道,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囊体;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密封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密封连接,且所述上游管段与所述下游管段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驱动轮;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道隔离器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能够远程控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支撑件移动,因此,提高了该管道隔离器的智能化。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轮;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腐蚀检测方法和腐蚀检测装置
- 下一篇:波动频率音波共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