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锌硫化矿选矿分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1624.1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骏;陈代雄;董艳红;杨建文;蔡冰冰;胡波;曾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D1/02;B03D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伊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5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选矿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锌硫化矿选矿分离的方法,属于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方法为:含铜锌硫化矿的矿石经磨矿分级、混合浮选,获得铜锌混合精矿;铜锌混合精矿经立式搅拌磨处理,立磨处理后的混合精矿矿浆进行浓密脱水处理,浓密溢流返回至铜锌混合粗选步骤,而浓密底流进行调浆搅拌,调浆后的物料输送至浮选柱中进行充气浮选,实现铜锌混合精矿中闪锌矿与其它矿物分离的目的。本发明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浮铜抑锌工艺,具有流程短,药剂种类少、精矿产品互含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含铜锌硫化矿的选矿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铜锌硫化矿矿石多产出于热液填充交代及矽卡岩型矿床之中,由于该类型的矿床具有的特有的造岩成矿作用,致使国内外常见的含硫化铜锌矿的矿石结构和构造极为复杂,部分矿石呈现微细粒的黄铜矿与闪锌矿相互交代呈细脉状、交织网脉状或包裹状填充于黄铁矿粒间或裂隙中,导致此类型矿石中的铜锌矿物单体解离及浮选分离极为困难,同时在矿石破磨过程中,由于矿物晶格键断裂致使矿物晶格间的Cu2+释放于矿浆溶液中,铜离子对闪锌矿具有强活化作用,经活化后的闪锌矿可浮性与铜蓝、辉铜矿等硫化铜矿物可浮性接近,进一步增大了铜锌分离的难度。
当前,国内外对于含铜锌硫化矿石的选矿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两种:1)优先浮选工艺,即浮铜抑锌优先选出铜获得铜精矿,选铜尾矿活化浮选锌获得锌精矿,此类工艺对于铜锌嵌生关系不密切的硫化铜锌矿石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优先浮选工艺对铜矿物的选择性以及锌抑制剂的种类、用量和添加方式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高用量的石灰抑制黄铁矿的可浮性,才能实现合格铜精矿、锌精矿的产出;2)混合浮选-混合精矿浮铜抑锌分离工艺,该工艺包括铜锌部分混浮-铜锌分离、等可浮-铜锌硫分离、铜锌硫混浮-铜锌硫分离工艺,此类工艺多用于处理铜锌硫化矿物致密共生的矿石,通过混合浮选将含铜、锌矿物的单体或集合体富集至混合精矿产品中,再进行再磨处理以促进不同种类的硫化矿物单体解离,再磨后进行浮铜抑锌处理优先浮铜产出铜精矿,浮铜尾矿活化浮锌获得锌精矿。这两种工艺虽部分解决了铜锌分离困难的难题,但均存在着流程长、为实现单体解离进行细磨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生产过程中铜锌精矿品质波动性大等缺陷,而无论采取哪种工艺,浮选产出的铜精矿均含有一定量的锌(冶炼要求6%),铜精矿中的锌在铜精矿冶炼过程中部分以氧化锌进入铜冶渣中,而另一部分以硫化锌形态进入冰铜之中,造成冰铜的粘滞,所以,当前铜精矿中锌金属均不计金属价格当中,如此造成了铜锌矿山中锌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原矿矿石中铜原矿品位高于锌品位的矿山,由于铜精矿产率大,铜精矿中的锌资源的流失更为严重;同时这两种工艺对铜锌硫化矿中的闪锌矿均采用了先抑制再活化的处理方式,既增加了浮选药剂的种类(抑制闪锌矿需加入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也增大了浮选操作的难度。
所以为了含铜锌硫化矿中有价元素的资源充分回收,降低铜锌分离的成本,开发铜锌混合精矿选矿分离新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锌硫化矿选矿分离的方法,克服传统铜锌分离过程中采用浮铜抑锌工艺存在着金属资源流失严重、工艺流程长、磨矿成本高等缺陷,通过采用浮选柱复选不同的硫化矿实现铜锌硫化矿的分离,利用硫酸铜增大闪锌矿的上浮速率达到浮锌抑铜目的,进而提高铜锌选矿分离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锌硫化矿选矿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铜锌硫化矿原矿矿石经磨矿分级处理后,进行铜锌混合浮选,获得铜锌混合精矿和混浮尾矿,混浮尾矿抛弃;
S2、对铜锌混合精矿进行再磨处理;
S3、再磨后的铜锌混合精矿进行浓密脱水处理,浓密溢流返回至步骤S1中,浓密底流进入下一步;
S4、浓密底流部分进行调浆处理,使矿浆pH为弱酸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1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