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9882.6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燕学才;刘长城;王开旭;鲍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学才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442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黑水 产卵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饲养场地及设备,成虫养殖室房顶按3米不透光顶间隙1米透光顶,自然条件下利用1米透光顶对成虫进行补光,安装有保证成虫栖息的植物,冬季有地暖保温和热风加温,步骤二,准备饲养料,先把餐厨垃圾用粉碎机粉碎,同时备有花生麸、麦麸、鱼粉或豆粉、脱氢醋酸钠、水杨酸钠等防腐剂,步骤三,饲养成虫,步骤四,虫卵孵化,步骤五,幼虫饲养,步骤六,化蛹。本发明利用新型环保材料按特殊工艺铺设在种虫养殖室地面,利用自然光线对成虫养殖室进行补光,即使阴雨天气也能达到晴天效果;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运行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黑水虻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能够有效地减少粪便堆积、粪便臭味,防止家蝇滋生等,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值得开发的资源昆虫和环境昆虫。同时营养丰富,幼虫和蛹是较好的饲料原料。目前,广泛利用餐厨垃圾处理、鸡粪、猪粪处理。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目前黑水虻成虫养殖室房顶一般使用3米不透光顶间隙1米透光顶,自然条件下利用1 米透光顶对成虫进行补光,成虫交配需要太阳光的刺激,光线过强过弱,种虫都不能正常交配产卵,阴雨天气由于光线太弱,普遍安装碘钨灯对种虫进行补光,但碘钨灯补光仅为太阳光的60%-70%,刺激黑水虻交配产卵效果差,成虫养殖室面积以200平方米计算,需安装18 个200瓦的碘钨灯,碘钨灯单价1500元左右,共计27000元,每天补光10小时,耗电36度,费用极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晴天黑水虻产卵量为4kg/天,阴雨天补光后产卵量500g/天,连续3-4天阴雨天气,产卵量甚至会降至0g。
发明内容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在现有建筑设施设备基础上,利用新型环保材料按特殊工艺铺设在种虫养殖室地面,对成虫养殖室进行补光,材料价格相对便宜,耐腐蚀,反光效果好,保证黑水虻成虫在阴雨天气能像晴天一样正常交配产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饲养场地及设备:黑水虻的饲养场地需要保障光线直射充足,通风良好,选择地势开阔、平坦有坡度、背风向阳、日照充足、交通便利同时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可用温室或保温板房,成虫养殖室房顶按3米不透光顶间隙1米透光顶,自然条件下利用1米透光顶对成虫进行补光,安装有保证成虫栖息的植物,冬季有地暖保温和热风加温;顶部安装喷雾设备保持湿度,可喷适量蜂蜜水或红糖水;放置引诱料,臭味要足够重,还可以加适量幼虫,引诱成虫产卵,利用新型环保材料按特殊工艺铺设在种虫养殖室地面,对成虫养殖室进行补光,材料价格相对便宜、耐腐蚀且反光效果好,保证黑水虻成虫在阴雨天气能像晴天一样正常交配产卵,饲养场地包括成虫产卵室和幼虫饲养室,饲养设备包括以下物品:
(1)中大型网室,用于饲养黑水虻成虫和完成交配、产孵等行为;
(2)配有空调的房间1-2间,用于黑水虻虫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的饲养;
(3)人工气候箱1-2套,用于黑水虻孵化时精确控制环境条件;
(4)塑料饭盒、养虫盘若干,用于饲养连云港水虻初孵、低龄幼虫;
(5)木制或不锈钢架子若干,用于摆放养虫盘;
(6)冰箱一台,用于存放养殖材料和贮存预蛹;
步骤二,准备饲养料:先把餐厨垃圾用粉碎机粉碎,因粉碎后的料含水量易过大可用锯末调整湿度为60%;同时,备有花生麸、麦麸、鱼粉或豆粉,脱氢醋酸钠、水杨酸钠等防腐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学才,未经燕学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