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山楂为主要基质培育虫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9844.0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忠茂;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8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主要 基质 培育 虫草 方法 | ||
一种以山楂为主要基质培育虫草的方法,是由山楂果、山楂枝叶和糯米为主要原料组成的培养基,接入多级驯化的虫草菌种,培育出适合在山楂基质中良好生长的高品质虫草子实体。通过实施本发明,将山楂果果渣、山楂枝叶粉碎物、糯米组成营养丰富、全面的培基质,虫草菌丝在这样的营养滋养下生长迅猛、菌丝粗壮,虫草子实体个体也生长粗壮,生物转化率高。通过实施本发明,将虫草试管菌种、虫草液体菌种、培育虫草子实体的工序上进行几个阶段的培训驯化,主要是从培养基质中的山楂内含物逐量增加和PH逐步降低来进行驯化,让虫草菌丝从逐步适应到完全适应在山楂培养基生长,最终让山楂培养基质中长出高品质、高产量的虫草子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以山楂为主要基质培育虫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果,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亦可入药,入药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效,可食用部分76%。
据测定,山楂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达到89毫克/100克,比苹果高17倍,比梨高30倍。此外,每100g中含能量397kJ,水分73g、蛋白质0.5g、脂肪0.6g、膳食纤维3.1g、碳水化合物22g、胡萝卜素100μg、维生素A17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2mg、尼克酸0.4mg、维生素C 53mg、维生素E 7.32mg、钾299mg、钠5.4mg、钙52mg、镁19mg、铁0.9mg,锰0.24mg、锌0.28mg、铜0.11mg、磷24mg、硒1.22μg,还含有山楂酸、黄酮、SOD等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尚含解脂酶、鞣质等以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山楂中果胶含量居所有水果之首,达6.4%,而据最新研究,果胶有防辐射物质的作用,它能从体内带走一半的放射性元素(锶、钴、钯等)。果胶还有吸附和抗菌性质,可从肠子上去除细菌、毒素并束缚住水分,因此,可治泻肚。山楂中含有的牡荆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常用山楂有利于防癌。山楂中还含有丰富的钙和胡萝卜素,钙含量居水果之首,胡萝卜素的含量仅次于枣和猕猴桃,最适于小儿食用。山楂可单味或与其他食物、药物配伍以提高其食疗作用。山楂由于山楂富含多种有机酸,能保持山楂中的维生素C,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致被破坏,所以,制成山楂糕等制品后,维生素C仍能保存。山楂还富含胡萝卜素、钙、齐墩果酸、鸟素酸、山楂素等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等有益成分(黄酮类多聚黄烷、三聚黄烷、鞣质等多种化学成分),能舒张血管、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和心运动振幅及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低血压;此外,山楂对心脏活动功能障碍、血管性神经官能症、颤动性心律失常等症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山植还含有槲皮苷,它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排痰平喘之功能,故山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和有较好疗效的食品,可用于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的防治,均有较好效果。
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以果实作药用,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
另外,山楂叶的产量和果实的产量是同等的,一株能产100斤山楂果实的山楂树株亦可产100斤的山楂叶子。可见,山楂叶的原料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山楂叶除了自然落地腐烂,就只是当作柴火焚烧,尚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2005年1月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晓玲、张小民等作者在《山西林业》发表了“山楂叶的营养及开发价值”一文中。对山楂叶的营养成分及作用功效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如下为该文的主要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