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683.1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玲;曾庆松;付正义;叶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森越知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8 | 代理人: | 龙芳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虹膜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包括虹膜智能锁主体,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和稳固机构,且稳固机构位于降温机构的一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微型水泵可以把溶液箱内部溶液输送到循环管内部,方便对虹膜智能锁主体内部电子元件进行降温,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辊轴旋转,在皮带作用下可以方便移动旋转轴块进行相对的旋转,方便观感机构对人体虹膜进行扫描,增加实用性,在光线昏暗时候,红外感应仪器可以感应到是否有人们使用,在安装虹膜智能锁主体时候,升长伸缩杆,使旋转辊轴挤压门内部,给智能锁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
背景技术
虹膜锁是一种以人体虹膜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虹膜锁是一种以人体虹膜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虹膜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虹膜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虹膜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虹膜的形成由遗传基因决定,人体基因表达决定了虹膜的形态、生理、颜色和总的外观,人发育到八个月左右,虹膜就基本上发育到了足够尺寸,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除非极少见的反常状况、身体或精神上大的创伤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观上的改变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数十年没有多少变化,另一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见的,但同时又属于内部组织,位于角膜后面,要改变虹膜外观,需要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而且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
现有用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一般虹膜智能锁都是通过大量电子元件运行带动,由于电子元件在运作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热量,热量产生容易延迟虹膜智能锁反应能力,其次因为人们身高不一样,虹膜智能锁识别起来相对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具备稳定和降温范围广泛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虹膜智能锁主体,包括虹膜智能锁主体,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和稳固机构,且稳固机构位于降温机构的一侧,所述辅助组件内部设置有观感机构和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位于观感机构后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与降温机构之间设置有卡扣,且虹膜智能锁主体的内部通过卡扣与降温机构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与稳固机构之间设置有凹槽,且虹膜智能锁主体的内部通过凹槽与稳固机构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与辅助组件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槽,且滑动机构的外壁通过一号固定槽与辅助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与观感机构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槽,且滑动机构的前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槽与观感机构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虹膜智能锁主体与辅助组件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循环管、密封塞、微型水泵、溶液箱和防漏压力检测仪器,所述微型水泵和防漏压力检测仪器均位于溶液箱内部,且微型水泵位于防漏压力检测仪器的一侧,所述循环管位于溶液箱的上端和一侧外表面并贯穿密封塞壁体,所述密封塞位于溶液箱的上端和一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微型水泵和防漏压力检测仪器与溶液箱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胶,且微型水泵和防漏压力检测仪器的外壁通过一号固定胶与溶液箱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与溶液箱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胶,且循环管的一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胶与溶液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溶液箱与密封塞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胶,且溶液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胶与密封塞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