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翻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190.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廷龙 |
主分类号: | B22C5/06 | 分类号: | B22C5/06;B22C5/16;B22C5/04;B22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工用 翻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翻砂装置,本发明涉及铸造件翻砂技术领域,包括工作箱、抖筛组件、过料组件、搅拌组件、上胶组件和开关组件,所述工作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工作箱上还设有投料斗、第一固定板、导料板和过料板,所述工作箱的上方设有开口,所述投料斗设置在所述工作箱开口上,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工作箱内的中间位置,所述导料板设置在工作箱的底部,所述过料板位于导料板的一侧,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翻砂装置仅可对细沙进行搅拌混合,需要单独对细沙进行筛选过滤后,再将细沙投入翻砂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增加了细沙的转运次数,细沙的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装置提高了细沙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件翻砂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翻砂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现有的翻砂装置仅可对细沙进行搅拌混合,需要单独对细沙进行筛选过滤后,再将细沙投入翻砂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增加了细沙的转运次数,细沙的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同时,单独的筛选设备较为占工厂内有限空间,空间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翻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翻砂装置仅可对细沙进行搅拌混合,需要单独对细沙进行筛选过滤后,再将细沙投入翻砂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增加了细沙的转运次数,细沙的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同时,单独的筛选设备较为占工厂内有限空间,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翻砂装置,包括工作箱、抖筛组件、过料组件、搅拌组件、上胶组件和开关组件,所述工作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工作箱上还设有投料斗、第一固定板、导料板和过料板,所述工作箱的上方设有开口,所述投料斗设置在所述工作箱开口上,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工作箱内的中间位置,所述导料板设置在工作箱的底部,所述过料板位于导料板的一侧,所述抖筛组件设置在工作箱上,且所述抖筛组件位于所述投料斗的中间位置,所述过料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过料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工作箱的开口对应,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工作箱的一侧壁上,所述上胶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上胶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搅拌组件的工作端对应,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还设有观察口,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工作箱的观察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抖筛组件包括底部固定架、驱动部件和联动部件,所述底部固定架设置在工作箱上,所述底部固定架内开设有两个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联动部件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矩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块、连接轴、传动轴、连接杆和固定筛,所述驱动块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矩形槽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块的一侧,所述连接轴设置在驱动块内,并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延伸出驱动块外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在连接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固定筛设置在底部固定架的上方,并且所述固定筛的底部与驱动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联动块、联动弹簧、固定柱和移动筛,所述联动块活动设置在另一个矩形槽内内,所述联动块的两侧设有两个防撞块,所述联动弹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联动弹簧对称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矩形孔内,并且每个所述联动弹簧均与一个防撞块连接,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在联动块上,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筛设置在联动块上,所述移动筛位于固定筛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廷龙,未经孙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爬壁式防腐除锈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