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6714.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安;沈悦;郑新清;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M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制造 系统 加工 装备 切削 能量 采集 电路 | ||
1.一种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包括:
极值检测电路,所述极值检测电路包括正极值检测电路、负极值检测电路及第一电感,用于检测压电振子输出电压的正负极值;
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及滤波电容,用于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极管、稳压二极管和电阻,用于为超级电容提供稳定的电压;
存储及负载电路,所述存储及负载电路包括超级电容及负载电阻,用于为智能感知节点提供持续且稳定的电压;以及
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所述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包括交流源及电容,用于模拟真实的压电振子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值检测电路包括包络检测器、比较器和自供能电子开关,所述正极值检测电路的包络检测器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极值检测电容(C1),所述正极值检测电路的比较器包括第一PNP管(Q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正极值检测电路的自供能电子开关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一NPN管(Q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值检测电路包括包络检测器、比较器及自供能电子开关,所述负极值检测电路的包络检测器第二电阻(R2)、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二极值检测电容(C2),所述负极值检测电路的比较器包括第二NPN管(Q4)和第五二极管(D5),所述负极值检测电路的自供能电子开关包括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二PNP管(Q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物联制造系统的加工装备切削颤振能量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PNP管(Q1)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NPN管(Q4)的基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检测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一PNP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PNP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NPN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一NPN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Q4)的正极与第二PNP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PNP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二NPN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第二检测电容(C2)的一端及第二NPN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NPN管(Q2)的发射极、第二PNP管(Q3)的发射极及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一检测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二检测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67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兵棋推演的后勤物资消耗预测验证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