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5800.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冯诚;王长伟;娄战士;高宏华;张文亮;袁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E03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节 装置 模板 组件 污水处理 水池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三节对拉装置还包括弹性隔离套,所述弹性隔离套位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弹性隔离套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模板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刚性接触。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三节对拉装置中螺母与模板刚性接触,容易损伤模板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三节对拉装置一般包括三节杆件,相邻的两节杆件之间通过螺母连接在一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三节对拉装置主要用来固定和支撑模板。在一些工况中,为了定位模板,常需要上述螺母与设置在模板外侧的紧固件夹紧模板,这就需要螺母直接与模板刚性接触,然而螺母的端面通常较小,在较大力度作用下,容易对模板产生较大压强,进而使模板局部损伤,缩短了模板的周转使用寿命,减少了模板能够循环使用的次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三节对拉装置中螺母与模板刚性接触,容易损伤模板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三节对拉装置还包括弹性隔离套,所述弹性隔离套位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弹性隔离套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模板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刚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面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面向所述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二端面面向所述紧固件设置,且所述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
由于连接件的端面相对较小,所以采用相对较小的第一端面与连接件的端面接触,则能适当减小弹性隔离套的体积节省成本,而通过较大的第二端面与模板板面接触,则能够减小在第二端面处模板所受压强,进一步减小模板局部因受压损坏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隔离涂层。
设置隔离涂层,则能使弹性隔离套的本体通过隔离涂层与混凝土分离,在拆除弹性隔离套时,如隔离涂层与混凝土粘连,可使本体与隔离涂层分离,只将本体拆卸下来,相对于使本体与混凝土分离,使本体与隔离涂层分离更加容易,这样就减小了对本体造成破坏的可能。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本体和作用部,所述作用部形成于所述本体,所述作用部用于与工具相互作用以从混凝土中将所述弹性隔离套取出。
在本体上专门设置作用部,以在从混凝土中取出弹性隔离套时,可以使工具作用在作用部上,即使工具对弹性隔离套产生一定破坏,也几乎限于对作用部的破坏,使弹性隔离套的本体大部分依然保持完好,可以再次利用,进而增加弹性隔离套的使用次数。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弹性隔离套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
在需拆除弹性隔离套时,弹性隔离套大部分外壁被混凝土包裹,难以作为与工具相互作用的部分,将作用部设置在通孔中,则可使工具伸入通孔中与作用部产生作用,使作用部的位置设置比较合理。
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为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