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土质硬度检测功能的土壤修复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601.8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季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波漾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G01N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质 硬度 检测 功能 土壤 修复 小车 | ||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土质硬度检测功能的土壤修复小车,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修复杆腔,修复杆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移动滑块腔,修复杆腔右端壁连通设有监测磁板腔,本装置通过可插入土壤内部的土壤修复杆,同时配合监测磁块与监测磁板之间的对应状态,从而实现对土质硬度的判断,若土质较疏松,则在修复杆返回地面过程中将配合水泵叶轮运转,从而喷出土壤修复液,从而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若土质较硬,则将触发推块移动,从而向下推动标记杆对此处地面进行标记,从而便于后续人员的直观判断,从而便于土壤的区分处理,减小了挖取土壤的工作量,提高了土壤修复效率,同时也合理利用了土壤修复液,避免了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土质硬度检测功能的土壤修复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土壤修复大多是利用化学方式进行修复,即通过化学试剂渗透至土壤内部,从而与土壤内部的污染物进行反应,即达到土壤修复的效果,但由于土壤修复液较难在土质较硬的土壤内进行渗透,即无法起到较好修复效果,一般这种土壤需要挖出并单独进行处理修复,而在同一受污染地面的不同区域土质有所不同,所以若都通过机器挖取土壤单独修复,则工程量较大,效率较低,而只通过渗透方式则无法对较硬土质到达较好的修复效果,且对修复液将造成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土质硬度检测功能的土壤修复小车,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带土质硬度检测功能的土壤修复小车,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修复杆腔,所述修复杆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移动滑块腔,所述修复杆腔右端壁连通设有监测磁板腔,所述修复杆腔上端壁连通设有波纹管主腔,所述移动滑块腔上侧设有转向锥齿轮腔,所述转向锥齿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移动滑块腔至所述移动滑块腔下端壁内的移动主轴,所述移动滑块腔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主接触开关,所述移动滑块腔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主接触开关下侧的副接触开关,所述移动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修复杆腔内且与所述移动主轴螺纹配合连接且能够与所述主接触开关以及所述副接触开关抵接的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内设有开口向下且位于所述修复杆腔内的强力弹簧腔,所述强力弹簧腔上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波纹管副腔,所述强力弹簧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与所述强力弹簧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波纹管副腔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强力弹簧,所述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修复杆腔内的土壤修复杆,所述推板内设有开口向上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土壤修复杆内的注液主腔,所述注液主腔内缘面连通设有以所述注液主腔为中心周向设置的四个开口向外的注液副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土壤修复杆右侧的监测磁块,所述注液主腔上端壁与所述波纹管主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波纹管副腔的波纹管,所述监测磁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监测磁块对应的监测磁板,所述监测磁板右端面与所述监测磁板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监测弹簧,所述监测磁板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监测磁板左侧且能够与所述监测磁板抵接的标记接触开关,所述波纹管主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右侧的主电机,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换向磁块腔,所述换向磁块腔左侧设有切换磁块腔,所述切换磁块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动力切换腔,所述动力切换腔左侧设有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的副电机,所述动力切换腔左侧设有位于所述副电机右侧的曲柄转盘腔,所述切换磁块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动力切换腔右侧的水泵叶轮腔,所述水泵叶轮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入液通腔,所述入液通腔右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移动滑块腔左侧的修复液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波漾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波漾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