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088.2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庄文;柏斌;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41012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种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及制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方法。选择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作为父母本混合种植进行制种,待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种子成熟后,在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落粒后,对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种子进行收割,保留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种子。本发明采用的恢复系具有极易落粒性状,制种收获时已落入田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机械分选、色选、喷施除草剂,减少二次成本的投入,节约制种成本;本发明采用的恢复系具有极易落粒性状,如果在早稻生长季制种,掉入田中的恢复系种子可以直接田间发芽作为晚稻种植,提高收益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及制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杂交稻的推广应用,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年来超级杂交稻育种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尤以长江中下游一季中籼超级杂交稻最为硕果累累,2000、2004、2011和2014年先后完成了700kg、800kg、900kg和1000kg的第一、二、三、四期超级稻育种目标。超级稻新品种在生产上迅速大面积推广带动了全国水稻单产和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全国水稻平均产量比1996年超级稻立项时的产量高出1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程式华,2016)。然而,尽管杂交水稻育种取得巨大成就,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却未得到扭转。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当前水稻生产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快速发展,其对用种量的需求大幅增加。而杂交水稻种子相对常规稻种子生产程序多、用工量大、价格较高,在用种量大的时候,其增产优势不足以弥补种子成本。研究适于混播混种和机械化统一收割的杂交稻品种选育和种子安全高效技术,对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提升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在研究适于机械化操作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方面有不少报道和专利申请。一类方法是恢复系、不育系大厢种植,利用飞机赶粉,杂交种子与恢复系种子可以分开收获。此种方法在美国得到大面积利用,在降低种子成本上成效显著。然而,我国耕地条件没有美国条件那么优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另一类方法是利用父母本粒型的差异,在混播、混种、混收后从而通过机械分选技术实现杂交种和父本的分离的技术;利用父母本颖壳颜色差异,在混播、混种、混收后从而通过色选机分选技术实现杂交种和父本的分离的技术;利用父母本对除草剂抗性的差异,在混播、混种并在花期授粉后,利用喷施除草剂杀死父本,实现机械化收割的技术。上述技术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机械化制种,但也存在诸如需要机械分选的二次成本、筛选不净、除草剂难以杀死所有恢复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恢复系和不育系落粒性状差异进行杂交水稻种子安全高效生产的方法。
为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所述育种方法为:选择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为父本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为母本混合种植进行制种,待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种子成熟后,在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落粒后,收集并保存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种子。
优选地,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的生育期相差0-15天。
优选地,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的生育期相差0-7天。
优选地,所述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和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采用人工选育得到。
优选地,所述成熟谷粒极易落粒的恢复系的育种方法为:通过遗传改良方法将成熟谷粒极易落粒性状导入到恢复系中;成熟谷粒难落粒的不育系的育种方法为:通过遗传改良方法将成熟谷粒难落粒性状导入不育系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未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