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954.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鑫;万景辉;李士澜;刘建林;刘世军;张起钧;陈伟;黄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31/60;F16K37/00;E21B34/00;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阀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井阀门,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油井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出口管线、定压阀杆和压力检测组件;阀体的开口端用于与出油管连接;出口管线的接口与阀体的侧壁连接且出口管线与阀体的内孔连通,进气口用于与套管连接;阀芯与阀体的内孔滑动密封连接,阀芯用于控制阀体的开口端与出口管线的连通状态;阀杆的一端与阀芯连接,阀杆的另一端伸出阀体的封闭端,阀芯和阀杆上形成有沿阀体的轴向延伸的放气通道,阀杆上具有用于连通放气通道和阀体的内孔的过气通道;定压阀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放气通道内,且定压阀杆的一端与放气通道的内壁密封连接;压力检测组件与阀体连接。该油井阀门可以同时实现取样和放气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阀门。
背景技术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当油井井底压力低于原油的饱和压力时就会有天然气析出,在油井中析出的天然气聚集在套管内膨胀产生压力,对于油井来说,适当的套管压力可以使油井动液面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提高泵的充满系数,但套管压力过高,套管内聚集的气体过多,就会对泵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大量的气体会使油井动液面下降,使深井泵受到气体影响,严重时还会产生“气锁”现象,造成抽油井不出油,因此在采油现场上合理控制抽油井套管压力,控制套管内的天然气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了控制套管内的天然气量,会在油井的套管上连接定压阀和出气管道,进行套管气的定压放空。同时,为了掌握油井的生产状况,常需要对油井产出的原油进取样,化验分析产出油液的含水、出砂、结蜡、粘度等资料。还会在油井的出油管上设置取样阀门,进行取油操作。
然而上述取油和放气操作,需要分别使用两个阀进行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阀门,该油井阀门可以同时实现取样和放气操作,更加省时省力。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井阀门,所述油井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出口管线、定压阀杆和压力检测组件;
所述阀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筒体结构,所述阀体的开口端用于与出油管连接;
所述出口管线具有相互连通的接口、出油口和进气口,所述接口与所述阀体的侧壁连接且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阀体的内孔连通,所述进气口用于与套管连接;
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阀芯用于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出口管线的连通状态;
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的封闭端,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杆上形成有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的放气通道,所述阀杆上具有用于连通所述放气通道和所述阀体的内孔的过气通道;
所述定压阀杆位于所述放气通道内,且所述定压阀杆的一端与所述放气通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定压阀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放气通道,所述定压阀杆用于控制所述过气通道的过流面积;
所述压力检测组件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阀体的内孔中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过气通道包括至少一排放气通孔,每排所述放气通孔均包括至少一个放气通孔;当所述过气通道包括多排放气通孔时,多排所述放气通孔沿所述放气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当每排所述放气通孔包括多个放气通孔时,位于同一排的多个所述放气通孔沿所述放气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所述放气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放气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段的直径,所述第二段的直径由所述第一段的直径逐渐增大到所述第三段的直径;所述定压阀杆的一端的端部为与所述第二段相匹配的锥形。
可选地,所述阀芯为锥形,所述阀体的开口端具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中部具有锥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