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0663.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梅杰;周炯;王春;陈庆峰;苏子原;沈强;谈振阳;张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撑 拆除 地下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将设置有支撑的基坑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区块,保留当前单位区块中作为基坑整体支撑的部分横向和/或纵向的主受力支撑桁架,拆除当前单位区块内的其余支撑,在当前单位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其中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包括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当前单位区块上的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标准以上且满足传力要求时,拆除前一个单位区块保留的主受力支撑桁架。在起始点单位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中,拆除起始点区块内的全部支撑。本发明能够减少基坑变形量,缩短工程周期,提高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中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一般采用逐层回筑的方式,支撑随着结构层施工完成依次进行拆除,此种方法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小的地下室结构施工。对于基坑面积、深度均超过一定规模(例如8000平方以上的大型深基坑),且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对于基坑变形要求十分严格的地下室结构工程,采用整体结构回筑、整体支撑拆除的方式,由于整层的支撑被全部拆除了,则会导致基坑出现变形或者局部坍塌的风险。另外,对某一层的支撑整体拆除时,需要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同时进行拆除作业,人力成本较高。而且对整层整体回筑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同步施工,投入的人力成本较高,且在支撑拆除时存在人员等工现象,以及在整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之前,也存在大量施工作业人员同时等待的现象,浪费了时间,导致工程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以减少基坑变形量,缩短工程周期,提高回筑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
将设置有支撑的基坑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区块,保留当前单位区块中作为基坑整体支撑的部分横向和/或纵向的主受力支撑桁架,拆除当前单位区块内的其余支撑,在当前单位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其中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包括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当前单位区块上的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标准以上且满足传力要求时,拆除前一个单位区块保留的主受力支撑桁架;
当单位区块为起始点区块时,在起始点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中,拆除起始点区块内的全部支撑,在起始点区块之后的下一个单位区块中无可执行拆除的前一个单位区块的主受力支撑桁架。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将设置有支撑的基坑进行分割划分为至少一个行区块或者列区块;
当行区块中不存在划分的列区块或者列区块中不存在划分的行区块时,以行区块或者列区块为单位区块;
当部分行区块不存在划分的列区块、部分行区块中存在划分的列区块时,以行区块及行区块与列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为单位区块;
当部分列区块中不存在划分的行区块、部分列区块中存在划分的行区块时,以列区块及列区块与行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为单位区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撑拆除及地下室结构回筑的施工方法,将设置有支撑的基坑划分为两行区块,每行区块划分为两列区块;
其中第一行区块和第一列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记作第一区块,第一行区块和第二列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记作第二区块,第二行区块和第一列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记作第三区块,第二行区块和第二列区块构成的单元区块记作第四区块;
设定第一区块为起始点区块,拆除第一区块内的全部支撑,在第一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
当第一区块上的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标准以上且满足传力要求时,保留第二区块中作为基坑整体支撑的部分纵向的二区主受力支撑桁架,拆除第二区块内的其余支撑,在第二区块内进行地下室结构回筑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玻璃纤维
- 下一篇:一种带肋现浇混凝土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