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植入到分支血管中覆膜支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9999.6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波;胡运涛;王亚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俊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5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入 分支 血管 中覆膜 支架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植入到分支血管中覆膜支架系统,涉及医疗领域。一种用于植入到分支血管中覆膜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第一支架主体包括开窗段,开窗段的侧壁通过穿刺开设有连通分支血管的通孔,第二支架主体释放于分支血管内,第二支架主体的一端卡接于通孔处。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架主体的覆膜侧壁开设连通分支血管的通孔,同时在此通孔处架设支撑分支血管的第二支架主体,使第二支架主体能够起到对第一支架主体的通孔位置结构加强的作用,使主动脉和分支血管内的血液能够沿支架主体内顺畅流通,本系统能够加强第一支架主体位于分支血管处的结构强度,提高患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到分支血管中覆膜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是最致命和治疗难度最高的心血管外科疾病之一。传统的外科治疗手术实施难度高、手术创伤大,因此利用主动脉覆膜支架实施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这种手术方法也被称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其对病人的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效性高,因此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方法是经股动脉将主动脉覆膜支架通过输送系统到达患者血管病变部位,释放植入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自膨胀封闭主动脉破口并重塑病变血管,修复主动脉病变。
目前应用的覆膜支架整体外形多数为圆柱形或锥形,内部为金属丝编织而成支架,表面覆盖一层高分子材料薄膜。使用时,金属支架通过自膨作用支持于血管壁内,支架外的覆膜封堵破口、重塑真腔,隔离主动脉夹层,降低假腔内压力并促使其血栓化。一般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时,主动脉破口近端有足够的健康血管,供覆膜支架近端锚定。有了足够的锚定区,主动脉覆膜支架近端较好的贴合血管壁封闭破口并能防止远期移位等。一般情况下,锚定区至少要有15mm,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效果。
然而实际上,大量的病例表明,主动脉病变区域的近端可能不具备15毫米的锚定条件。有研究显示,约40%患者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原发破口位于降主动脉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处,此时使用覆膜支架治疗难免会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可能导致脑缺血、脊髓缺血和左上肢缺血等症状;另一方面,患者日后可能会接受其他的介入治疗,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会导致通路封闭,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现在市面上的主动脉支架均为永久植入物,取出植入物的手术有极高的难度与风险。
目前临床上治疗靠近主动脉分支处病变的介入技术主要有“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原位开窗技术等。“烟囱”技术是在被覆盖的分支血管和主动脉之间应用覆膜支架或裸支架主动脉内的覆膜支架并排锚定,在封闭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留分支血管的血供;但是作为“烟囱”的支架会影响覆膜支架与主动脉的贴壁性,易造成内漏。分支支架技术是应用一种新型的覆膜支架系统,这种覆膜支架系统自带分支,来保留分支血管的血供,但是这种分支支架型号固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要。原位开窗技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保留分支血管血供的最常用的技术,其是通过在主动面覆膜支架上应用激光或穿刺针等进行破膜,经破口植入导丝进而引入分支覆膜支架以保证分支血管的血供。原位开窗技术适应范围广,不用特殊定制的支架,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在原位开窗手术中,植入分支血管中的覆膜支架一般应用的是小直径的直筒型的覆膜支架,这种覆膜支架原本设计用来治疗一些中小型血管的病变,其植入后,一部分支架伸入主动脉覆膜支架内,会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可能会发生分支覆膜支架远期的断裂或闭塞,另外这种支架仅仅是卡在“开窗”的覆膜支架上,有一定的内漏的发生的可能。因此我们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原位开窗后植入分支血管中的覆膜支架系统,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到分支血管中覆膜支架系统,其能够防止分支血管的闭塞及内漏的发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俊波,未经冯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