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廊式跳线支撑结构、输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9504.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汉武;钱文晓;祝永坤;张军;王景朝;刘会斌;王延伟;李昉;郭金刚;刘胜春;周立宪;李博;张小明;孟杰;游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廊式 跳线 支撑 结构 输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跳线用管廊式支撑结构,包括:套管,和与套管连接的若干个导线支架;所述导线支架用于将跳线的若干个导线固定于套管内部;安装时,将导线固定在导线支架的线夹上,线夹通过内置弹簧的作用将导线握持;将管廊式跳线支撑机构的套管套设于导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与悬挂支架的固定支架固定在一起,最后盖上封端盖,并用紧固件紧固;能够稳定有效的保证跳线处的电气特性,减少因跳线不规整引起的放电等现象,提升跳线处电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跳线串用管廊式跳线支撑结构、输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连接耐张塔两侧导线耐张线夹的导电装置叫架空输电线路跳线。跳线串用于保证带电的导线与杆塔导电部分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
目前,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已进入全面加快建设阶段,各级配套电网发展迅速,在各级电网建设过程中,新型金具、新型施工方法的提出,对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低电压等级,如110kV输电线路,很多跳线为单一导线,跳线串结构类似I型悬垂串的结构直接将跳线拉起,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的差异性,施工后,部分跳线形状类似于一个W形。
目前,笼式跳线串由于施工等问题,导致已建的工程中部分跳线串的跳线不规整(即不是顺直状态,由于未拉伸至类直线状态),从而使得笼式跳线串处经常存在放电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跳线形状不规范,设计了一种管廊式跳线支撑结构,将导线包裹在铝管内,从而约束导线的形状,能够稳定有效的握持导线,保证跳线与铁塔的电气距离。本发明设计的管廊式支撑结构,将导线悬挂至管廊式支撑机构内部,从而施工时无需刻意将跳线调整至类直线状态,提升跳线串处的电气特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跳线用管廊式支撑结构,包括:套管,和与套管连接的若干个导线支架;所述导线支架用于将跳线的若干个导线固定于套管内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跳线用管廊式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
安装时,将导线固定在导线支架的线夹上,线夹通过内置弹簧的作用将导线握持;
将管廊式跳线支撑机构的套管套设于导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与悬挂支架的固定支架固定在一起,最后盖上封端盖,并用紧固件紧固。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用跳线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跳线用管廊式支撑结构,管廊式支撑结构与输电线路用跳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管廊式跳线支撑结构,导线支架用于将跳线的若干个导线固定于套管内部,能够稳定有效的保证跳线处的电气特性,减少因跳线不规整(即不是顺直状态,由于未拉伸至类直线状态)引起的放电等现象。
2、本发明通过在于外部套管为管廊式铝管,铝管内固定有导线固定结构,从而将导线固定于管廊式铝管内部,避免因施工等原因导致跳线弯曲而导致跳线处放电等现象发生,提升跳线串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包括本发明的管廊式跳线支撑结构的输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廊式跳线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管廊式跳线支撑机构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管廊式跳线支撑机构导线悬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