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9233.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才;王清;张庆;姚贤华;周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E01C19/10;E01C19/05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徐志红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工程 沥青 收集 处理 再利用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机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部与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箱。本发明通过将收集后的沥青边角料经过初步碾压和粉碎,可将大体积的沥青边角料进行粉碎处理,同时方便后期进行再次加工,而在初步处理后通过对其进行筛选可将未粉碎完全的大颗粒筛选下来,可在处理结束后再次进行加工,而在最后的加工过程中粉碎杆交错设置能加强对沥青边角料的粉碎质量,而且避免出现残留,可对收集后的沥青边角料再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采用沥青来铺设道路,沥青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液体或者是固体,沥青具有一定的抗车辙、抗剥落和抗老化的特点,以及一定的耐候性,可以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沥青路面进入维修、养护阶段在养护和扩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凝土边角料,一般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都会利用机械设备对沥青边角料进行收集,由于沥青边角料中含有大体积的块状原料,如不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不但影响后期的使用,而且还会降低对路面铺设后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机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部与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箱,所述机体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体并延伸至粉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设置有前后两个并配合使用,所述出料箱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出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机体的内腔并位于出料箱的下方活动安装有振动筛网,所述机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底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的左侧均通过连接轴贯穿至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粉碎杆,且上下对称的粉碎杆交错设置,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内腔的两侧并位于碾压辊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倾斜延伸至出料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两侧均贴合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挡板的一侧与支撑座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机体的底部位于放置槽的内部。
优选的,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收集处理再利用装置操作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A、通过推动把手将机体推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其底部的万向轮固定,随后启动第一电机、驱动电机、振动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步工作,再将沥青边角料从进料斗倒入进去;
B、第一电机驱动碾压辊转动,背面的碾压辊处于静止状态,背面的边角料通过正前方的碾压辊驱动可对其进行碾压,随后落向出料箱的内部;
C、此时两个粉碎辊转动可对初步粉碎后的沥青边角料进行再次加工处理,然后落向振动筛网的表面,振动电机驱动振动筛网工作可将颗粒形状较小的沥青边角料筛选下来;
D、第二电机通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同步带动两个转轴和粉碎杆转动,对落向表面的沥青边角料再次交错粉碎加工,并利用底部的收集箱对其进行收集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