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放线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8837.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张以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放线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线缆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放线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反馈机构,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支架,其用于托住线缆,并使所述线缆可垂放于两组所述支架之间;该反馈机构还包括测距仪,其设于两组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测距仪位于所述线缆上方,用于检测所述线缆与测距仪的实时间距以反馈所述线缆的松弛状态,并转化为检测电信号;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其根据接收的检测电信号控制放线速度,以使所述线缆的张力在预设范围内。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放线时需要操作人员实时操作调节,存在误操作风险;无法自动调节放线速度导致生产速度低下,放线过程中抖动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放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某些特殊材质或工艺的带、线材生产中,要求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全程实现零张力或微张力。
现有设备无法实现零张力放线,只能通过龙门单动模式由操作人员手动实时调节放线速度。
但是手动放线时需要操作人员实时操作调节,存在误操作风险;无法自动调节放线速度导致生产速度低下,放线过程中抖动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放线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放线时需要操作人员实时操作调节,存在误操作风险;无法自动调节放线速度导致生产速度低下,放线过程中抖动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放线控制系统,包括:
反馈机构,其包括:
-两组间隔设置的支架,其用于托住线缆,并使所述线缆可垂放于两组所述支架之间;
-测距仪,其设于两组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测距仪位于所述线缆上方,用于检测所述线缆与测距仪的实时间距以反馈所述线缆的松弛状态,并转化为检测电信号;
控制装置,其根据接收的检测电信号控制放线速度,以使所述线缆的张力在预设范围内。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主控单元,其用于获取生产速度电信号;
放线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生产速度电信号确定PI调节的调节参数,以调节检测电信号得到反馈电信号,并结合反馈电信号和生产速度电信号来确定放线速度电信号;
变频器,其用于根据放线速度电信号,调整执行机构的转速,以控制放线速度。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若干组间隔设置的限位机构,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根可调间距的滚轴,用于夹设在所述线缆两侧。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托缆机构,其包括两根水平轮,设于两组所述支架之间,且位于所述线缆下方。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支架上均设有高度可调的导轮,其用于托住所述线缆并可转动以减小阻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动放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线缆与测距仪的实时间距,并转化为检测电信号;
获取生产速度电信号,根据检测电信号和生产速度电信号确定放线速度电信号;
根据放线速度电信号,调整执行机构的转速,以控制放线速度。
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检测电信号和生产速度电信号确定放线速度电信号,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生产速度电信号确定PI调节的调节参数,将检测电信号根据调节参数经PI调节得到反馈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