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物料骤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08696.2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萃;戴学瑜;王恒辉;杨公波;甘红祥;黄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02 | 分类号: | F25D1/02;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骤冷装置,它包括筒体、刮料机构、水冷板和喷吹;筒体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水冷板分层连接于筒体内,最底层水冷板与出料管的进口连通;刮料机构包括刮料板、转轴和驱动机构,转轴设置于筒体轴心、底端伸至筒体外与驱动机构相连,若干刮料板沿轴向均布于转轴外、位于对应层的水冷板上方,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工作带动刮料板在水冷板上转动刮料;喷吹分层布置于筒体上,喷嘴伸至对应层水冷板的上方。粉体物料自进料管进入筒体中落入顶层的水冷板上进行初次冷却,同时刮料板工作将初冷后的粉体物料刮至下层的水冷板上进行多次冷却,多次冷却后由出料管输出。在筒体内对粉体物料进行逐次连续冷却提高冷却效率,缩短冷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化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体物料骤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行业、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粉体物料的处理成为一个热点。而火法处理中物料的冷却时间成为了制约火法设备扩大产能、连续生产和提高自动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冷却时间的粉体物料骤冷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粉体物料骤冷装置,它包括筒体、刮料机构、水冷板和喷吹;筒体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水冷板分层连接于筒体内,最底层水冷板与出料管的进口连通;刮料机构包括刮料板、转轴和驱动机构,转轴设置于筒体轴心、底端伸至筒体外与驱动机构相连,若干刮料板沿轴向均布于转轴外、位于对应层的水冷板上方,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工作带动刮料板在水冷板上转动刮料;喷吹分层布置于筒体上,喷嘴伸至对应层水冷板的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所述转轴为空心轴,其孔壁上设若干水孔,其内沿轴向并列布置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刮料板包括板体、进水头、回水头和板齿;板体内设水道,进水头的内端与水道连通、外端穿过所述水孔与总进水管连通,回水头的内端与水道连通、外端穿过所述水孔与总回水管连通,板齿固接于板体下、与板体轴向不平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传动齿组与转轴相连。
为了便于物料下落,所述水冷板中心设有平台,外缘自内向外下倾1~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板有两类,一类为中心过料板,另一位类为周缘过料板,中心过料板与周缘过料板沿轴向交替布置于筒体内,顶层为中心过料板,底层为周缘过料板。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过料板包括填料和水冷铜管;水冷铜管呈圆形盘布,填料填充于水冷铜管之间形成填料板,填料板的中心设有过料孔、外缘设有管套;中心过料板以其外端的管套装配于筒体内,水冷铜管的外端伸至筒体外。
作为优选,所述周缘过料板包括填料和水冷铜管;水冷铜管呈圆形盘布,填料填充于水冷铜管之间形成填料板,填料板的中心设有轴孔、周缘均布过料孔、外缘设有管套;周缘过料板以其外端的管套装配于筒体内,其轴孔密闭套于所述转轴外。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吹分层布置;每层均包括四台喷吹,各喷吹对称布置,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筒体为不锈钢筒体,其内壁设有耐火喷涂料内衬,其筒壁上设有若干层通孔。
本发明在投入使用后,粉体物料自进料管进入筒体中落入顶层的水冷板上进行初次冷却,同时刮料板工作将初次冷却后的粉体物料刮至下层的水冷板上进行多次冷却,多次冷却后由出料管输出。在筒体内对粉体物料进行多次逐次连续冷却以提高冷却效率,缩短冷却时间;并且无需人工操作,通过刮料机构将粉体物料自上向下逐层刮料,最终通过出料管输出合实现入料到出料的自动化,从而使得生产过程能够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