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8277.9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兵;徐昌运;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马帝森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B66B11/02;E04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刘健 |
地址: | 465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井道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包括井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安装梯形轿厢,在梯形的斜边的井道的角落内设有小型对重装置,所述小型对重装置包括对重块、对重架和对重轮,所述对重块包括对重块本体,所述对重块本体包括半圆柱体结构和长方体结构,左右两端的半圆柱体结构关于对重块本体的中心对称,所述长方体结构位于左右两端的半圆柱体结构之间,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重架孔;所述对重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所述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均包括直梁柱,所述对重块本体安装在对重架上并且通过对重块本体的对重架孔与直梁柱卡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井道内一般对重设置在轿厢的侧部,这种布置结构使得轿厢和对重占用的井道空间大,而井道受建筑物的限制,井道能够占用的大小有限,这种电梯布置方式不适用于井道较小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当井道的大小有限,轿厢和对重布置的方式占用的井道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包括井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安装梯形轿厢,在梯形的斜边的井道的角落内设有小型对重装置,所述小型对重装置包括对重块、对重架和对重轮,所述对重块包括对重块本体,所述对重块本体包括半圆柱体结构和长方体结构,左右两端的半圆柱体结构关于对重块本体的中心对称,所述长方体结构位于左右两端的半圆柱体结构之间,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重架孔;
所述对重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所述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均包括直梁柱,所述对重块本体安装在对重架上并且通过对重块本体的对重架孔与直梁柱卡接。该井道布置结构中轿厢呈梯形,在梯形的斜边的井道的角落内设有小型对重装置,这种井道布置结构可以合理布置轿厢和对重装置,提高轿厢和对重装置占地面积,扩大轿厢的面积同时合理利用井道角落的空间放置对重装置;该小型对重装置的对重块圆角设计便于安装对重块时调整方位,对重块设有凹状的对重架孔方便在对重架上安装对重块,整体的对重装置可以安置在井道角落节省空间,方便安装。对重块本体的对重架孔卡入“口”字型的直梁柱连接,这种安装方式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对重架的直梁是槽钢,而对重块本体需要卡入槽钢,现有技术中按照上述的方式安装对重块本体比较困难,因为对重块本体比较重,而槽钢比较小,这种安装方式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对重块本体的长方体结构上还设有若干个手提孔。手提孔便于工人拿取对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孔设有4个,所述手提孔呈长条孔型,所述手提孔的孔深为70mm。长条孔型符合人体的手部曲线,孔深70mm方便手拿。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孔内设有磨砂橡胶层,所述磨砂橡胶层覆盖在手提孔内的表面。对重块本体的表皮大都都是铸铁或者铁皮,磨砂橡胶层防止铸铁或者铁皮伤手。
进一步地,所述对重块本体的长度≤1000mm,所述对重块本体的宽度600mm。对重块本体的宽度即对重架的长适应井道的角落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孔位于对重架孔的两侧,手提孔关于对重块本体的中心对称,对角设置的手提孔之间的距离≤500mm。工人手提对重块本体时可以通过对角的手提孔手拿对重块本体,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对重架的直梁柱由钢板弯折成“口”字型,在接头处通过焊接连接。钢板折弯形成中空结构节省材料和成本,焊接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关于对重架的中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马帝森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德马帝森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