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6136.3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奥;高娴;王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4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udu 数据 分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图谱数据导入模块,用于从Kudu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获取,并根据建模管理控制模块中的对象、属性、关系为核心要素的本体数据模型定义实现外部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
建模管理控制模块,用于以对象、属性、关系为核心要素建立统一的本体数据模型,从管理视角直观查看模型定义的模型视图,建立物理数据表到本体数据模型中对象、属性、关系映射的源数据建模以及高级搜索配置的管理功能;
图谱引擎模块,用于提供图谱数据存储引擎和索引数据存储引擎,将分析处理后的大数据根据对象、属性和关系的示例数据进行存储,并存储索引数据;
智能服务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智能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务模块提供的额外的智能功能包括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搜索、图谱展现、关联分析及图谱统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数据模型的功能包括定义对象类型、定义关系类型和定义属性类型;
其中,定义对象类型是指对一个对象详细信息的定义;对象详细信息包括对象名称、URI、对象属性和子对象的定义;
定义属性类型是指定义对象基本属性;对象的基本属性定义包括定义属性显示标题、URI、数据格式、数值类型及同义词;
定义关系类型是指定义关系分类、关系类型以及关系的属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新建对象类型、关系类型和属性类型的配置入口包括如下两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①、本体数据模型:通过本体数据模型管理中的对象类型、属性类型和关系类型,新建业务逻辑对象、属性及关系;
②、数据源:新建物理表到对象及关系的映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1)、数据流从Kudu系统中导入图谱数据导入模块中;
(2)、图谱数据导入模块将数据导入建模管理控制模块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建立数据关联;
(3)、通过智能服务模块进行赋能智能服务;
(4)、把处理好的数据通过图谱引擎模块传回Kudu数据库中。
6.一种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于Kudu系统中,用于辅助及加深数据间关联的数据分析功能;具体如下:
以对象、属性、关系为核心要素进行本体数据模型的建立,同时从Kudu系统中获取原始信息数据库,通过图谱数据导入模块根据建模管理控制模块已定义的本体数据模型完成对Kudu系统中对象数据的获取与融合;
基于本体数据模型要素信息,从原始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图谱数据:利用建模管理控制模块对经过处理后的对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本体数据模型对数据本体定义属性类型、对象类型及关系类型;
进行物理数据表到本体数据模型中对象、属性及关系映射的源数据建模;
通过智能服务模块对本体数据模型进行智能服务赋能,基于本体数据模型和图谱关系模型提供交互式可视化的探索式关联分析;
通过图谱引擎模块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及关联关系存储于Kudu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Kudu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服务赋能是指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让用户自行对图谱数据进行探索,结合已构建好的图谱知识及关联关系,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额外增加关联关系及从其他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数据分析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6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