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625.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平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变式 混凝土 振捣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属于振捣棒领域,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通过体变控球的设置,在振捣时,体变控球在混凝土浆料的抵触作用下,受到挤压力形变,使其内的三态上行液朝向体变腔内移动,将外展体变壳撑开,体积增大,进而提高振捣端与混凝土浆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振动结束后,向外取出振捣端时,在向外拔出的力作用下,混凝土浆料对体变控球挤压力逐渐减小,使三态上行液从体变腔内回落至体变控球内,使其体积变小,进而有效降低拔出后振捣端附近气泡量,进而有效保证混凝土浆料在硬化成型后的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混凝土浆料的振动效果和振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捣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
背景技术
振捣棒也称振捣棒,由电缆(带漏电保护器)、驱动器、(220V)橡胶管、振捣棒(内置电机)等部件组成。采用低压(安全电压42V)高频(200Hz)电源,在插入式振捣棒内直接内置微型马达拖动偏心块,产生振动频率高达12000次/分钟,极易和混凝土构件产生共振,使构件中气泡迅速排出,使水泥、沙石和钢筋框架紧密地联成一体,达到混凝土都建密实性,表面光洁度高。
虽然振捣棒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中大部分的空隙气泡,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混凝土浆料内的还是会存在一些较小的空隙,对于成型后的混凝土块的强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振捣棒振捣端附近的混凝土浆料,该处较大的震动作用,导致该处会引入部分外界的空气,而部分空气来不及与振捣棒取出时一同溢出,导致存在一定的小空隙,因而现有技术中振捣棒棒体的直径相对较小,从而降低拔出后与棒体接触部分的空隙量,但是直径较小,易导致振捣时效果较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它通过体变控球的设置,在振捣时,体变控球在混凝土浆料的抵触作用下,受到挤压力形变,使其内的三态上行液朝向体变腔内移动,将外展体变壳撑开,体积增大,进而提高振捣端与混凝土浆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振动结束后,向外取出振捣端时,在向外拔出的力作用下,混凝土浆料对体变控球挤压力逐渐减小,使三态上行液从体变腔内回落至体变控球内,使其体积变小,进而有效降低拔出后振捣端附近气泡量,进而有效保证混凝土浆料在硬化成型后的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混凝土浆料的振动效果和振动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体变式混凝土振捣棒,包括驱动器和振捣端,所述驱动器和振捣端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振捣端远离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体变控球,所述振捣端包括棒体、套设在棒体外表面的外展体变壳以及固定连接在外展体变壳上方端部与棒体外表面之间的连变层,所述外展体变壳与棒体之间形成体变腔,所述体变控球与下端连接,所述体变控球与体变腔相通,所述体变控球包括力移端以及固定连接在力移端上的力变端,所述力变端远离力移端的一端与外展体变壳连接,所述体变控球内部连接有内撑球杆,且体变控球内填充有三态上行液,通过体变控球的设置,在振捣时,体变控球在混凝土浆料的抵触作用下,受到挤压力形变,使其内的三态上行液朝向体变腔内移动,将外展体变壳撑开,体积增大,进而提高振捣端与混凝土浆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振动结束后,向外取出振捣端时,在向外拔出的力作用下,混凝土浆料对体变控球挤压力逐渐减小,使三态上行液从体变腔内回落至体变控球内,使其体积变小,进而有效降低拔出后振捣端附近气泡量,进而有效保证混凝土浆料在硬化成型后的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对混凝土浆料的振动效果和振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力移端为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力变端为弹性材料制成,在振捣端插入到混凝土浆料内时,力移端作为底部其在受到混凝土浆料反向的挤压力后,其被推向振捣端一侧,此时力变端形变靠近振捣端下表面,从有效保证本振捣棒与混凝土浆料之间的接触为硬性接触,使得对其振动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平,未经刘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