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改性棉纤维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120.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俭;罗伟强;陈玉灵;张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6;D04B1/18;D04B1/10;D04B1/12;D06P3/85;D06C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改性 棉纤维 针织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改性棉纤维针织面料,该面料采用阳离子改性棉纱线、精棉和氨纶为原料;将上述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面料后对其进行无盐无碱的染整工艺处理,本发明公开的所述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工艺中无需添加盐碱助剂,全程染色时间为5小时,比普通未改性棉针织面料上色快了3个小时,且染色牢度好,符合织物的服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阳离子改性棉纤维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主题。棉纤维一直以来以其舒适透气等优良性能而备受欢迎,但传统棉的染色工艺需要添加大量的盐碱,因而存在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污水处理困难等问题。故此,阳离子改性棉织物无盐无碱染色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因为这种技术不仅能实现无盐无碱染色,提高染料的利用率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符合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更符合生态环保和清洁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离子改性棉纤维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阳离子改性棉纤维针织面料,该面料采用阳离子改性棉纱线、精棉和氨纶为原料;将上述纱线通过针织工艺制成面料后对其进行无盐无碱的染整工艺处理。
所述针织工艺采用的织物组织为排间单面提花、自动间单面提花和珠地提花罗纹。
所述的排间单面提花组织采用不同型号阳离子改性棉纱线进行喂纱。
所述的自动间单面提花组织采用阳离子改性棉纱线,精棉纱和氨纶纱线进行喂纱。
所述的珠地提花罗纹组织采用同种型号阳离子改性棉纱线进行喂纱。
所述的染整工艺包括织物前处理、染色工艺和定型整理工艺,具体流程为:织物前处理→气流染缸染色→热水洗(50℃,10min)→酸中和(1g/L醋酸,冷行15min)→高温皂洗(皂粉 2 g /L,95℃,10min)→热水洗(50℃,10min)湿布开边→拉幅机干→定型机定形→缩水机定直缩水率。
所述的织物前处理过程为:①煮布助剂:13.5g/l;温度:90℃;时间:20min;②洗水两次:50℃x10min;③过酸中和、除氧:40℃的时候加0.7g/l醋酸或者柠檬酸,冷行10min后加0.15g/l除氧剂,10min后测PH、含氧量即测双氧水含量,避免残留。
所述的染色工艺参数:活性染料0.032%;渗透剂0.5g/l;浴比1:10;温度60℃;保温时间20min;总时间5h。
所述的定型整理工艺:三种组织织物的定型压力均为3巴,单面提花织物的定型机温为160℃,机速为25.6m/min,上超喂为32%,下超喂为-7.3%,自动间单面提花织物定型机温为160℃,机速为18.3m/min,上超喂为26.1%,下超喂为-6.5%,提花罗纹织物定型机温为160℃,机速为18.3m/min,上超喂为25%,下超喂为-6.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针织面料的染色工艺无需添加无机盐碱,上色快,染料利用率高,能降低水、电和水蒸气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而且所述面料染色牢度好,符合织物的服用性能。因为不添加无机盐碱,所述阳离子改性棉面料表面所含金属离子会比普通棉面料低,而且棉本身易导电,不易储存静电,又有吸湿透气、舒适柔软等优良性能,因此这种阳离子改性棉针织面料更适合于织造童装,可提高企业在童装领域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针织工艺采用的排间单面提花的编织图;
图2为实施例2针织工艺采用的自动间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未经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