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后带钢全长板形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4485.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人溥;王波;王东;刘亚会;赵金凯;谢家振;沈益钊;倪春华;钟红通;姜文超;王大云;吴小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2 | 分类号: | B21B3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带钢 全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后带钢全长板形的检测方法,包括在精轧机的输出口与层冷区域的输入口之间,设置用于检测通过精轧机轧制后带钢平直度的第一平直仪;在层冷区域的输出口与卷取机组之间设有第二平直仪,收集精轧机出口的平直度数据,收集卷取机组入口的平直度数据;判断带钢精轧综合板形数据、卷取综合板形数据,当带钢精轧综合板形数据、卷取综合板形数据的值均在‑250至10之间,进入下步工序;若否,判断为不合格,对钢卷进行封锁重新处理,本发明具有增加了对冷却后带钢全长的板形值的判断范围,这样可以减少抽样卷数,提高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后带钢全长板形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在经过精轧机轧制后,通过布置在F7出口的测量小房区域进入层冷区域,经过冷却到目标温度后进入卷取机。
为了保证达到带钢经过精轧机轧制后的平直度,需要保证带钢的浪形值达到一定的目标值。带钢进入卷取机之后,由于张力的存在,建张后的板形很难检测出来,为了能够检测到更长的带钢米数,充分发挥平直仪的检测空间和减少反馈调节时间,在精轧出口安装有平直度检测装置,以检测带钢头部到卷取时的平直度。一旦带钢建立了张力,带钢在张力的作用下,头部由自由状态转为绷紧的张力状态,带钢冷却后的真实浪形值就难以检测。
检索、分析有关的专利,未发现有关在热连轧产线上实现在线检测冷却后板形的专利。虽然对冷却后的检测也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在卷取导板处增加刻度值,通过目视测量带钢在建张、冷却后的板形值。但这些方法普遍检测精度低,无法准确的测量和提供在线的实测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后带钢全长板形的检测方法,目的是增加对冷却后带钢全长的板形值的判断范围,从而减少抽样卷数,提高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后带钢全长板形的检测方法,包括:带钢进入精轧机组进行轧制,带钢通过精轧机组中的精轧机后,进入层冷区域通过层冷辊进行冷却,到预设温度后进入卷取机组完成卷取,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精轧机的输出口与层冷区域的输入口之间,设置用于检测通过精轧机轧制后带钢平直度的第一平直仪;在层冷区域的输出口与卷取机组之间设有第二平直仪;
S2、当带钢进入所述精轧机组与带钢进入卷取机组之间,在精轧出口安装有第一平直仪,以收集精轧出口的平直度数据,分别对带钢头部和尾部分别按每隔100mm取一个点,定义头部精轧板形取点值为f1;
S3、当带钢穿过精轧机后,带钢尾部离开第一平直仪后停止测量;带钢通过层冷区域的输出口,第二平直仪收集卷取机组入口的平直度数据;针对头部和尾部分别按隔100mm取一个点,定义卷取头部取点均值为d1、卷取尾部取点均值为d2;
S4、带钢板形判断方式为:采用第一平直仪、第二平直仪的数据进行判断,通过特征值模型d2 = -17ln(h) + (f2+35),得出f2,
检测到的精轧板形为FM(i-u)=(f1+f2)/2;DC(i-u)=(d1+d2)/2;
式中,f1为头部精轧板形取点值;
f2为尾部精轧板形取点值;
d1为卷取头部取点均值;
d2为卷取尾部取点均值;
h为精轧厚度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