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2979.6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丁丁;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12;A61M1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氧 面罩 氧气管 组件 | ||
本发明属于呼吸道疾病治疗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一种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包括混合筒和用于与氧气面罩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混合筒为中空的筒体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氧气面罩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混合筒顶部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混合筒的底部通过设置接头连通有输氧管,所述接头与所述混合筒和输氧管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还包括有药剂管,所述药剂管一端与药剂雾化装置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伸入到所述混合筒内。本申请的氧气管组件,大幅降低了药剂浓度变化而对虚弱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能够大幅降低体弱患者进行雾化吸药治疗时造成的缺氧和呼吸困难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呼吸道疾病治疗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一种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
背景技术
医用输氧面罩在目前的临床医疗中被广泛使用,在对患者进行输氧操作时,将面罩置于患者的面部,面罩边缘将患者口鼻封闭在内,面罩通过通气管道与供氧设备连接,氧气通过管道进入到面罩内,被患者吸入,即实现的供氧操作。
虽然目前的氧气面罩结构已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氧气面罩结构依然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如下述:
对于需要吸氧的患者中,其中具有较多患者存在有呼吸道疾病或者肺部疾病,而对于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而言,对患者采用气雾药剂直接吸入的方式进行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直接给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并且,也由于吸入雾化药剂的治疗方式具有药剂作用直接,见效快,供药精准,能够大幅降低用药副作用风险的优势,所以在进行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对佩戴有氧气面罩的患者进行吸入雾化药剂治疗时,目前的方式是:将氧气面罩取下,采用雾化装置将药剂雾化,待患者吸入完雾化药剂后,再继续佩戴上氧气面罩进行吸氧,这样的方式对于大部分体征状态较为良好的患者而言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患者患病程度较重,肺功能极差时,这样的方式便不再适用,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患者患病程度较重,肺功能较差,不能够停止氧气输送;另一方面,患者肺部或者呼吸道组织受损严重,对气雾的药剂浓度更为敏感,目前的雾化装置在进行药剂雾化时,雾化药剂的浓度存在波动,若出现药剂浓度较大时,会进一步的刺激患者肺部和呼吸道组织,进而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医疗风险。所以对于这样肺部和/或呼吸道组织损伤严重,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通常都要尽量回避采用吸入雾化药剂进行治疗的方式,以此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重症体弱患者、肺部或者呼吸道组织受损严重患者的氧气面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氧气罩组件不能适用于重症体弱患者、肺部或者呼吸道组织受损严重患者进行气雾药剂吸入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重症体弱患者、肺部或者呼吸道组织受损严重患者进行气雾药剂吸入的氧气面罩的氧气管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包括混合筒和用于与氧气面罩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混合筒为中空的筒体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氧气面罩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混合筒顶部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混合筒的底部通过设置接头连通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用于与储氧装置相连通,所述接头与所述混合筒和输氧管之间为密封连接,
所述输氧面罩氧气管组件还包括有药剂管,所述药剂管一端与药剂雾化装置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接头伸入到所述混合筒内,所述药剂管的侧壁与所述接头之间为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在所述混合筒内设置有压力封堵装置,当所述接头内部气体压力低于所述压力封堵装置的阈值压力时,所述压力封堵装置封闭所述药剂管的伸入端,
当所述接头内部气体压力大于所述压力封堵装置的阈值压力时,所述压力封堵装置脱离所述药剂管的伸入端,使所述药剂管伸入端呈敞开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