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与终端设备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1528.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李耀;黄寅;刘苗苗;荣金蓉;吴妙艳;瞿超;陆城军;朱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站 集成 信息 终端设备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与终端设备的结构,包括一体化信息带;一体化信息带通过钢立柱设置于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站台公共区的上空;一体化信息带采用多组水平角钢和最少两组竖向角钢构成内部结构;每一水平角钢的上部均设有管线线槽,且通过相应的管线线槽形成弱电舱和动力照明舱;每一水平角钢和每一竖向角钢的外侧均设有铝板形成外壳;外壳的顶部和/或侧面的铝板上设有检修门;外壳对应一体化信息带朝向乘客的方向设有PIS屏,以及终端设备;位于一体化信息带底部的水平角钢的下方及侧面顶部位置均设置有LED灯带。本发明减少对站台层上部空间高度影响,实现管线与照明一体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与终端设备的结构。
背景技术
高架车站是轨道交通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车站形式。高架车站站台层人员密集,管线排布繁多,设备种类多样,站台上空充斥了诸如通信、信号、照明、综合监控等各专业的设备、桥架与管线。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站台屏蔽门上方吊挂信息带,在乘客集中区吊挂监控设备,在站台结构侧边设置灯柱等照明设备,以上做法均会在站台上空造成一系列的拥堵,管线线槽与灯具及各类设备交织严重,电缆电线外露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终端设备显示出现明显断点、失帧、抖动、马赛克等,广播播放出现明显噪音、滑码、不同步,照度值不均匀等,影响了站台上乘客的空间感受,另一方面降低了车站的净高,也不利于后续检修和维护,没有综合考虑一体化的问题。
管线的交叉和重叠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降低了各类管线的利用效率和安装效率。由于各类管线与设备分属不同的系统,各自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和构造方式,造成站台上空支架杆件密集,增加了安装成本和工程造价,各类管线及设备的检修方式和位置也不尽相同,增加了后续运营管理难度。
因此,如何解决因信息带而产生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与终端设备的结构,实现的目的是同时满足结构需求、运营需求、管线需求、照明需求和检修需求一体化等诸多因素,减少对站台层上部空间高度影响,实现管线与照明一体化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高架车站集成信息带与终端设备的结构,包括一体化信息带。
其中,所述一体化信息带通过钢立柱设置于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站台公共区的上空;
所述一体化信息带采用多组水平角钢和最少两组竖向角钢构成内部结构;
每一所述水平角钢的上部均设有管线线槽,且通过相应的所述管线线槽形成弱电舱和动力照明舱;
每一所述水平角钢和每一所述竖向角钢的外侧均设有铝板形成外壳;
所述外壳对应所述一体化信息带的顶部和/或侧面的所述铝板上设有检修门;
所述外壳对应所述一体化信息带朝向所述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内乘客的方向设有PIS屏,以及终端设备;
所述PIS屏包括摄像头,并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间隔布置;
所述PIS屏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管线均通过所述弱电舱引入;
所述PIS屏的电源及信号管线沿所述PIS屏后方的所述竖向角钢走线至相应的弱电线槽内;
位于所述一体化信息带底部的所述水平角钢的下方及侧面顶部位置均设置有LED灯带;
所述LED灯带的管线由相应的所述管线线槽形成的动力照明舱引入;
所述LED灯带的下部设置亚克力透光板。
优选的,所述内部结构通过两组水平角钢焊接在钢立柱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1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插件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减小双面研磨工件平面度误差的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