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电体、蓄电元件和蓄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7723.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野岛昭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黄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电体 元件 模块 | ||
本发明的集电体具有:具有第1面和朝向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的树脂层;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面上的第1金属层;和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2面上的第2金属层,所述第1金属层具有第1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电体、蓄电元件和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作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等的动力源。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锂离子二次电池被要求更高的性能。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树脂集电体。树脂集电体由树脂层和形成在其两面的金属层形成。使用了树脂集电体的二次电池,每单位重量的输出密度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3109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电力,经与集电体连接的接片输出至外部。接片通过粘接、焊接、螺纹件固定等与集电体连接。树脂集电体的树脂层与金属相比强度低,存在在连接接片时树脂层破损、夹着树脂层的2个金属层短路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容易短路的集电体和蓄电元件、使用它的蓄电模块。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下的技术手段。
(1)第1方式的集电体具有:具有第1面和朝向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的树脂层;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面上的第1金属层;和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2面上的第2金属层,所述第1金属层具有第1开口。
(2)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开口位于与所述第2金属层的金属板接合部位相对的位置,所述第2金属层在其金属板接合部位与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金属板接合。
(3)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金属层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第1开口分开。
(4)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金属层具有第2开口。
(5)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开口位于与所述第1金属层的金属板接合部位相对的位置,所述第1金属层在其金属板接合部位与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金属板接合。
(6)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金属层具有第3区域和第4区域,所述第3区域与所述第4区域在所述第2开口分开。
(7)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树脂层为1.0×109Ω·cm以上的绝缘层。
(8)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树脂层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中的任意种。
(9)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金属层和所述第2金属层各自是选自铝、镍、不锈钢、铜、铂和金中的任意种。
(10)上述方式的集电体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金属层和所述第2金属层包含不同的金属或合金。
(11)第2方式的蓄电元件包括:上述方式的集电体;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第1面的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与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的第2电极;和层叠于所述第1电极或所述第2电极的一面的隔膜或固体电解质层。
发明的效果
上述方式的集电体和蓄电元件能够抑制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示意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极体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7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电子束阵列的增材制造
- 下一篇:生物体成分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