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具备该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以及蓄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94098.5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朝仓淳;矢野准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具备 电动 车辆 以及 | ||
电源装置是将多个具备多个电池单体(1)的电池模块(10)通过电源线(42)连接而成的。电池模块(10)具备检测电池信息的单体监测器电路(6),设置于各个电池模块(10)的多个单体监测器电路(6)经由通信线(44)级联连接。单体监测器电路(6)具备通信接口(48),该通信接口(48)具备连接通信线(44)的连接部(43),通信接口(48)的能施加于连接部(43)的耐电压设为比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高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个电池模块构成的电源装置、具备该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以及蓄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摩托车等电动车辆来使车辆行驶的马达的电源装置、或者在家庭用、工厂用的蓄电用途等中使用的大电流用的电源装置,进一步涉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以及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装置能够将多个电池模块串联或并联地连接来增大充放电的容量和输出电流。该电源装置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用的电源、或工厂用、家庭用等的蓄电系统的电源等。正在开发一种在该电源装置中使用的电池模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14的分解立体图所示,该电池模块将多个电池单体901进行层叠来形成电池层叠体902,具备与该电池层叠体902连接来检测电池单体901的电压等电池信息的单体监测器电路906。该电池模块910被相互串联、并联地连接而使用于大输出的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以将多个电池模块的用于检测电池信息的单体监测器电路级联连接的方式向外部的蓄电池控制单元(BCU)等传输电池信息。将多个单体监测器电路级联连接的电源装置配备多个电池模块,并且能够通过1条线路的通信线来向外部传输电池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244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将多个电池模块的单体监测器电路通过通信线进行级联连接的电源装置虽然能够通过1条线路的通信线来向外部传输电池信息等,但如图15的概要结构图所示,该电源装置是将通过电源线842串联地连接的电池模块810通过通信线844进行级联连接。该电源装置800将电源线842与通信线844并联地布线,将电池模块810串联地连接,将单体监测器电路806级联连接。该电源装置800为了将多个单体监测器电路806进行级联连接而在电池模块810之间布置通信线844,因此需要在电池模块810之间设置通信线844的布线空间845。布线空间845导致使电源装置整体增大的弊害,因此缩窄该布线空间845而能够使电源装置变得紧凑,但被布置到狭窄的布线空间的通信线受到被两侧的电池模块夹着而易被损坏等的弊害。通信线是用于传输电池单体的信息的重要的通信线,因此通信线的损坏成为阻碍电源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通信线处于受到损坏的环境中的电源装置无法长期稳定地向外部的蓄电池控制单元等传输电池信息的信号,存在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的缺点。特别是搭载于车辆等的电源装置,会受到振动、冲击,并且在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因此难以长期可靠地阻止通信线的损坏,来向外部传输电池的重要信息,成为阻碍长期维持作为电源装置的可靠性的原因。
本发明是以进一步防止以上的弊害为目的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多个电池模块的单体监测器电路进行级联连接、并且能够在长期维持高可靠性的同时使整体变得紧凑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是将多个具备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通过电源线连接而成的电源装置,电池模块具备检测电池信息的单体监测器电路,设置于各个电池模块的多个单体监测器电路经由通信线级联连接。单体监测器电路具备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具备连接通信线的连接部,通信接口的能施加于连接部的耐电压设为比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高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4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钛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控制装置及异常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