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辅助插入用于微泵介导的急性和慢性内耳药物输送的经圆窗膜导管的手动工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80093880.5 申请日: 2020-11-20
公开(公告)号: CN115397376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V.坦顿;E.金;J.博伦斯坦 申请(专利权)人: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F11/20 分类号: A61F11/20;A61M5/142;A61M3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王增强
地址: 美国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辅助 插入 微泵介导 急性 慢性 内耳 药物 输送 经圆窗膜 导管 手动 工具
【说明书】:

本解决方案提供了用于经圆窗膜药物输送的系统和方法。作为概述,系统可以包括连接到柔性插管的微型泵。插管可以穿过手持件,该手持件可以用于刺穿患者的圆窗膜。使用手持件,插管可以插入穿过圆窗膜,以改善输送的药物在整个内耳中的分布。本解决方案可以用作可用于慢性和急性经圆窗膜药物输送的小型可植入或可穿戴装置。利用这种构造,微型泵可以在数天至数月的时间段内不断地或间歇地从内部储器输送小体积的药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9年11月21日提交的题为“HAND TOOL FORAIDING IN INSERTION OF A TRANS-ROUND WINDOW MEMBRANE CATHETER FOR MICROPUMP-MEDIATED ACUTE AND CHRONIC INNER-EAR DRUG DELIVERY”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38,56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药理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提供了许多用于治疗突发噪音和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的化合物。虽然这些新化合物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但它们中的许多在全身输送时由于血-耳蜗屏障而无效,并且通过沉积到患者的圆窗膜上的局部输送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化合物通过圆窗膜的渗透可能是低的。化合物的低渗透可导致化合物浓度水平的输送低于治疗阈值。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可以提供用于将药物(或更一般地,化合物)有效地局部输送到内耳的稳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使用插管(在本文中也称为导管)经由经圆窗膜(经圆窗膜)方法将化合物输送到内耳,所述插管通过圆窗膜插入并连接到植入的微型泵。微型泵可以急性或慢性输送化合物。微型泵可以控制直接输送到鼓阶的外淋巴液中的化合物的量。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克服由鼓室内注射引起的许多困难,例如穿过圆窗膜的药物量低、药物跨内耳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耳蜗内药物生物利用度差。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体内药物发现和人内耳疾病的治疗。经圆窗膜药物输送与许多药物类型相容,包括小分子和大的复杂分子,例如蛋白质、病毒和脂质体。

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还可以用于克服将插管植入患者体内以进行长期治疗所涉及的挑战。例如,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具,在本文中称为手持件,其可用于促进插管插入穿过患者的圆窗膜或耳朵中的其他解剖膜。插管可以穿过包括在手持件中的通道,并且手持件可以用于刺穿圆窗膜。然后可以将手持件拉离中耳,而插管由于插管和圆窗膜之间的摩擦而保持在后面。插管还可以包括泡或止动件,以便于将插管安置在圆窗膜内,以及控制插管突出到内耳中的深度。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方面涉及将流体输送到内耳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插管引入由手持件的工具轴限定的通道中。手持件可以包括尖端部分,该尖端部分与工具轴联接并且包括与通道连通的出口。手持件可以包括套环,该套环在距出口预定距离处与尖端部分联接。套环可以被构造为安置在患者的解剖结构中并控制尖端部分突出到患者的耳蜗中的距离。该方法可以包括用手持件的尖端部分刺穿覆盖患者的解剖结构的解剖膜。该方法可以包括经由手持件的出口将插管植入患者体内。插管可以包括与微型泵联接的第一端和包括止动件的第二端。止动件可以被构造为使插管尖端能够插入穿过解剖膜并进入患者的耳蜗。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插管的止动件安置到患者的解剖结构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从患者的耳朵撤回手持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微型泵植入患者体内。微型泵包括储存化合物的药物储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微型泵将化合物从药物储器经由插管泵送到患者的耳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经由插管将化合物从药物储器泵送到耳蜗,通过微型泵从患者的耳蜗抽出预定体积的流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型泵可以包括第一阀、第二阀、泵、装载室和流体连接到插管的出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3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