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能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7107.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池内伸介;梅泽青司;铃木胜之;黑川文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H01L41/187;H01L41/337;H04R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 | ||
换能器(100)包括基部(110)、多个梁部(120)以及结合材料部(130)。多个梁部(120)分别包含压电体层(10)、第1电极层(20)以及第2电极层(30)。结合材料部(130)在形成于相邻的多个梁部(120)之间的狭缝(123)内将多个梁部(120)彼此相互连接。结合材料部(130)以从基部(110)的上部到狭缝(123)内连续的方式设置。结合材料部(130)由杨氏模量比构成压电体层(10)的材料的杨氏模量低的材料构成。在基部(110)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位于基部(110)的上部的结合材料部(130)的最大厚度比多个梁部(120)各自的厚度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能器,特别是,涉及声音换能器,能够用作发送声波的发送器和接收声波的声波接收器(麦克风)。特别是,涉及能够进行超声波的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收发器。
背景技术
作为公开了换能器的结构的文献,有日本特开昭61-15049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换能器是分割形压电振动板。分割形压电振动板包括压电振动板。在压电振动板的表面覆盖有电极面。压电振动板包括较薄的压电性陶瓷板和金属薄板。压电性陶瓷板贴合于金属薄板的单面或两面。在压电振动板的外周部设有留置部。在除了留置部以外的部分的所述压电性陶瓷板设有多个放射状的细缝槽。在细缝槽内分别填充有绝缘性粘弹性树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50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换能器中,有时位于细缝槽内的绝缘性粘弹性树脂由于振动板的振动而剥离。由此,换能器的装置特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能器,该换能器通过稳定地保持位于在彼此相邻的多个梁部之间形成的狭缝内的结合材料部,能够提高装置特性。
基于本发明的换能器包括基部、多个梁部以及结合材料部。基部为环状。多个梁部分别具有固定端部和顶端部。固定端部与基部的内周缘连接。顶端部位于与固定端部相反的那一侧。多个梁部分别以从固定端部朝向顶端部而远离内周缘的方式延伸。多个梁部分别包含压电体层、第1电极层以及第2电极层。第1电极层配置于压电体层的在基部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一侧。第2电极层以隔着压电体层而与第1电极层的至少局部相对的方式配置。结合材料部在形成于相邻的多个梁部之间的狭缝内将多个梁部彼此相互连接。结合材料部以从基部的上部到狭缝内连续的方式设置。结合材料部由杨氏模量比构成压电体层的材料的杨氏模量低的材料构成。在基部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位于基部的上部的结合材料部的最大厚度比多个梁部各自的厚度厚。
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位于在彼此相邻的多个梁部之间形成的狭缝内的结合材料部,因此能够提高装置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换能器的俯视图。
图2是从Ⅱ-Ⅱ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换能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从Ⅲ-Ⅲ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换能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4是从Ⅳ-Ⅳ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换能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5是从Ⅴ-Ⅴ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换能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的换能器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7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