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83688.8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崇志;永田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B23K11/18 | 分类号: | B23K11/18;B23K11/11;B23K11/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焊 方法 | ||
点焊方法包括:重叠工序,在所述重叠工序中,将铝延展材料与铝铸件材料重叠;配置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重叠了的铝延展材料以及铝铸件材料插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在铝延展材料侧配置第一电极并且在铝铸件材料侧配置第二电极;以及通电工序,在所述通电工序中,一边利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将铝延展材料以及铝铸件材料夹入而进行加压一边通电。在通电工序中,使第二电极相对于铝铸件材料的接触面积比第一电极相对于铝延展材料的接触面积大,或者将电极加压力设为7.0kN以上且10kN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焊方法。
背景技术
铝材具有机械强度,且轻量,因此被应用为机动车的门等各种结构体的部件。该铝材存在轧制板、挤压材料或者锻造材料等延展材料、铝铸件等,根据所要求的刚性或强度以适当分开使用的方式用于结构体的各部位。
在组装由铝材构成的结构体时,需要将这些由铝材构成的构件彼此接合,作为能够最廉价地接合的方法,广泛采用点焊。
该点焊用于将由延展材料构成的铝材彼此接合,例如,由延展材料构成的铝材与由铸件构成的铝材的接合一般通过使用螺栓等的机械紧固连结方法而进行。
若能够通过点焊将由延展材料构成的铝材与由铸件构成的铝材接合,则能够实现结构体的紧凑化、轻量化、成本降低。然而,由延展材料构成的铝材与由铸件构成的铝材的电阻值以及熔点较大不同,因此在点焊时形成的焊核形成于相对于构件的重叠面偏向的位置,并有可能在焊核还未充分发展时产生飞溅。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使相对于被接合的构件上下配置的电极的一方的接触面积比另一方的接触面积大,而修正在点焊时形成的焊核的偏向。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铝材的接合中,使正极侧的电极的面积比负极侧的电极大,从而提高点焊的焊接点数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177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5-50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例如在对不同的板厚的板材进行点焊时,以使其焊核达到各个板材的对合面的方式修正焊核的形成位置,并不抑制对延展材料的铝材与铸件的铝材进行了点焊时的焊核的偏向与飞溅的产生。
另外,对延展材料的铝材与铸件的铝材进行了点焊时的焊核的偏向与飞溅的产生也难以通过延长电极的寿命而提高点焊的焊接点数的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来抑制。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并提供能够抑制飞溅的产生并且将适度的大小的焊核形成于适当的位置的点焊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由下述结构构成。
(1)一种点焊方法,其中,
所述点焊方法包括:
重叠工序,在所述重叠工序中,将铝延展材料与铝铸件材料重叠;
配置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将重叠了的所述铝延展材料以及所述铝铸件材料插入配置于对置位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在所述铝延展材料侧配置第一电极并且在所述铝铸件材料侧配置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通电工序,在所述通电工序中,一边利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将重叠了的所述铝延展材料以及所述铝铸件材料夹入而进行加压,一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电,
在所述通电工序中,使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铝铸件材料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于所述铝延展材料的接触面积大。
(2)一种点焊方法,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3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