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外囊泡聚糖的磁性分析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81117.0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慧琳;王志刚;孙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坤哲;党晓林 |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外囊泡 聚糖 磁性 分析 | ||
1.一种用于分析细胞外囊泡聚糖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包括:
入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被配置为接收流体样本;
混合部分,所述混合部分流体联接至所述入口部分并且被配置为促进所述流体样本与磁性纳米粒子之间的混合,所述磁性纳米粒子被功能化以与细胞外囊泡结合并聚集成所述流体样本中的囊泡聚糖;
磁分离部分,所述磁分离部分流体联接至所述混合部分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流体样本分离磁性纳米粒子簇;以及
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流体样本已经通过所述磁分离部分之后测量所述流体样本的磁性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磁传感器是巨磁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混合部分包括微柱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所述磁分离部分包括覆盖有磁分离条带的蛇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包括被功能化以结合至所述入口部分中提供的所述流体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的所述磁性纳米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还包括凝集素,所述凝集素被选择为与所述流体样本中的目标细胞外囊泡聚糖结合。
7.一种用于分析流体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聚糖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微流体装置,所述微流体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微流体装置的相应入口部分中提供了不同的凝集素,以与所述流体样本中不同的相应目标细胞外囊泡聚糖结合。
8.一种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包括覆盖在聚合物涂层中的磁性多核,所述聚合物涂层被功能化以与细胞外囊泡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被功能化以与多个细胞外囊泡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利用聚多巴胺来进行功能化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利用识别元素来进行功能化的,所述识别元素被选择为与表示相应生物标志物的特定细胞外囊泡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被配置为:当与携带目标聚糖的细胞外囊泡结合后,在存在相应凝集素的情况下聚集。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的直径被选择为对应于目标细胞外囊泡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的直径在20nm至1000nm的范围内。
15.一种分析流体样本部分中的细胞外囊泡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流体样本与磁性纳米粒子和凝集素混合,所述磁性纳米粒子被功能化以与所述流体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结合,所述凝集素被选择为与所述流体样本部分中的目标细胞外囊泡聚糖结合;
对纳米粒子簇进行磁分离,所述纳米粒子簇是通过所述凝集素和所述目标细胞外囊泡聚糖的多价结合而形成的;
测量剩余流体样本部分的磁性质;以及
根据所述剩余流体样本部分的所述磁性质,确定所述流体样本中的所述细胞外囊泡聚糖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11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