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环氧刷屏障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2063.3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6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N·A·桑托罗;C·J·明斯基;M·C·施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0 | 分类号: | H02G15/00;H02G15/013;H02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璐;臧建明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环氧刷 屏障 | ||
一种屏障,其包括外边缘和多个元件,例如从外边缘向内突出的刷毛。一种电气配件,其包括主体,其具有内腔,孔,其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内腔内;以及屏障,其位于所述孔内或邻近所述孔;所述屏障包括外边缘和多个可弯曲元件。一种组装电气配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包括外边缘和向内突出的多个可弯曲元件的屏障;将屏障放置在电气配件的内腔中;将导体放置在内腔的第二部分中,导体的远端部分延伸穿过屏障并进入到内腔的第一部分中;以及用密封化合物填充内腔的第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保护布线的电气配件,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气配件的液体环氧屏障元件。
背景技术
电气配件可以包括,例如,电缆连接器、管道配件、密封配件和电缆封套。电缆封套是一种保护装置,用于对线缆(例如电缆或光纤缆)进行物理和电气布线。电缆可包含多个导电元件,每个导电元件通常包括绝缘铜线,以传输功率和/或电信号。光纤缆可以包含若干能够承载光以传输光信号的光纤。电缆封套有时也称为电缆连接器或电缆配件,取决于预期的应用,可以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号10,008,845公开了一些示例性电缆封套。
电缆封套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力、控制、仪表、数据和电信电缆。它们用作密封和端接装置,以确保支撑内部电缆的外壳保持内部环境适于电缆能够在各种不同外部环境中执行预期的功能。其中一些外部环境可能对没有电缆封套的封闭电缆的功能和性能非常有害。例如,使用电缆封套的危险环境类型包括淡水和盐水、极端温度、腐蚀性化学品和易燃易爆材料。
电缆封套和其他电气配件的一个通常应用是密封电气接线盒或其他电气设备的电缆和电线入口。电导体可嵌入包含在全部或部分电缆封套中的密封化合物中。该化合物为电气外壳内的爆炸提供了屏障。该化合物通常在组装过程作为液体或油灰施用,并且需要时间固化和硬化。在固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化合物在电缆封套内扩散或泄漏。包装纤维和羊毛材料通常包裹在电缆封套中,以保留所述化合物,但是包装纤维或羊毛材料难以使用,并且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屏障。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刷屏障,其包括外缘和附接到外缘并从外缘向内延伸的多个刷毛。根据本公开的刷屏障的一种应用是在电气配件领域,例如电缆连接器、管道配件、电缆封套和密封配件等。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气配件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多个导体的内腔;孔,其位于内腔的第一部分和内腔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内腔内;和刷屏障,其限定在或位于孔内或邻近孔;该刷屏障包括外缘和附接在该外缘并从该外缘向内延伸的多个刷毛。导体可以至少部分移位并穿过刷毛。在一些实施例中,刷毛的远端限定了刷屏障中的中心开口,导体至少部分穿过该中心开口。
电气配件适用于在邻近刷屏障的内腔的第一部分内接收密封化合物,该密封化合物至少部分被刷障壁阻止传播到内腔的第二部分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体被放置在至少部分延伸进入内腔的电缆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刷毛具有限定刷屏障中的中心开口的远端,导体至少部分穿过中心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孔包括支座,其中刷屏障抵靠在支座上。该配件还可以包括接合在内腔内并将刷屏障固定抵靠在支座上的止动元件。止动元件可以与内腔的内表面螺纹啮合。止动元件可以是锁环或橡胶索环。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外缘和内腔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刷屏障至少部分固定在内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刷屏障的外缘是连续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刷屏障的外缘是包括间隙的非连续外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刷屏障的外缘具有螺旋形状。刷屏障的边缘可以由黄铜、镀锌钢、不锈钢或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刷屏障的刷毛由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金属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气配件包括入口部件和可滑动地接合在该入口部件内的灌注室,其中灌注室的内部限定了内腔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灌注室中限定的内腔的第二部分是锥形的,使得其内径沿内腔的第二部分的长度而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