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镓取代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1200.1 | 申请日: | 202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邦光;秋本顺二;石田悠宗;有贺智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固态 电解质 材料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提供一种高密度和高离子传导率的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以及使用该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为Li7‑3xGaxLa3Zr2O12(0.08≤x0.5),相对密度为99%以上,立方晶系,属于空间群I‑43d,具有石榴石型结构。该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传导率为2.0×10‑3S/cm以上。此外,该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晶格常数a为1.29714nm≤a≤1.30433nm,锂离子占据晶体结构中的12a位点、12b位点和两种48e位点,镓占据12a位点和12b位点。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由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和高离子传导率的镓取代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以及使用该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与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在高电位下工作,因此被广泛用于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小型信息设备。此外,近年来,由于容易实现小型轻量化,因此作为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用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增加。考虑到安全性,正在研发不使用可燃性电解液的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用于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固态电解质要求高离子传导率。
有报道称具有立方晶石榴石型结构的材料具有高离子传导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并且具有该结构的材料的研发正在进行。特别是,有报道称化学组成为Li7-xLa3Zr2-xTaxO12的材料在x=0.5附近具有高离子传导率。为了实现高离子传导率,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晶界阻抗或界面阻抗,因此作为高密度成形(成型)体的固体材料是理想的。此外,作为高密度成形体的固体材料,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并且可以薄膜化,因此对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未来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已知这些具有立方晶石榴石型结构的材料是难烧结性的,并且难以制备高密度成形体。
最近,有利用熔融法生长的具有石榴石型结构的Li7-xLa3Zr2-xTaxO12或Li7-xLa3Zr2-xNbxO12单晶的报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3)。
最近,虽然有报道称制造了镓取代的立方晶石榴石型结构Li7-3xGaxLa3Zr2O12的烧结体并呈高锂离子传导率(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和2),然而尚没有利用熔融法制造单晶的报道。
为了实现高离子传导率,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晶界阻抗或界面阻抗,因此作为高密度成形体的固体材料是理想的。此外,由于单晶的高密度成形体不受晶界的影响,因此可期待高锂离子传导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5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6068040
专利文献3:WO2017130622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hemistry Materials,28,1861-1871(2016)
非专利文献2:Crystallographic Communications,E72,287-289,(201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1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长评估装置、成长评估方法和成长评估程序
- 下一篇:热敏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