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0100.7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村谷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5/2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季莹;方应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光学 设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前方透镜组以及后续透镜组构成,
所述后续透镜组包含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对焦透镜组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的像面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对焦透镜组,
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所述前方透镜组的位置被固定,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和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分别以不同的轨迹向像面侧移动,
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0.05(-fF2)/ft0.50
其中,
fF2: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2.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前方透镜组以及后续透镜组构成,
所述前方透镜组包含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续透镜组包含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对焦透镜组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的像面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对焦透镜组,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和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分别以不同的轨迹向物体侧移动,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和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分别以不同的轨迹向像面侧移动。
3.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前方透镜组以及后续透镜组构成,
所述后续透镜组包含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对焦透镜组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的像面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对焦透镜组,
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所述前方透镜组的位置被固定,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和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分别以不同的轨迹向像面侧移动,
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配置的一个正透镜以及一个负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配置的一个正透镜以及一个负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νd37.00
其中,
νd:构成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所述正透镜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0.80NdF2n/NdF2p1.25
其中,
NdF2n:构成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所述负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
NdF2p:构成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所述正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0.05MF1t/MF2t0.40
其中,
MF1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的从无限远物体向极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的移动量
MF2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从无限远物体向极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的移动量
(关于移动量,以正的值表示向像面侧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条件式:
0.04βF1t/βF2t0.20
其中,
βF1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第1对焦透镜组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横向倍率
βF2t:远焦端状态下的所述第2对焦透镜组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横向倍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01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