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59881.8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敬弘;赤羽智夫;山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21/16 | 分类号: | G03G21/16;B23K26/21;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罗闻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成像 装置 金属 框架 方法 | ||
一种用于制造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金属框架设置有第一支撑体、与第一支撑体间隔开并且与第一支撑体一起支撑成像单元的第二支撑体、以及连接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构件,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支撑体竖立在基部上的第一步骤,第一步骤是将第一支撑体临时组装在夹具上的第一步骤,夹具具有基部以及竖立在基部上的支撑部;通过将连接构件放置在夹具的支撑部上并且通过第一支撑体与连接构件之间的接合使得连接构件由第一支撑体和支撑部支撑来实现临时组装的第二步骤;使连接构件与第二支撑体接合的第三步骤;以及固定第一支撑体和连接构件并且固定第二支撑体和连接构件的固定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或LED打印机等)的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8-116619中所公开的,成像装置的框架通常通过将诸如前侧板、后侧板的多个金属板以及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支撑件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在接合成像装置的框架时,为了确保每个金属板的位置精度,已知有通过夹具逐一保持每个金属板并且在接合之前定位每个金属板的方法。
然而,由于所使用的夹具的数量的增加,在成本和可加工性两个方面,在使用夹具逐一保持每个金属板的同时接合各金属板的方法未被证明是高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在形成框架时所使用的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构思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的代表性构造是一种用于制造成像装置的金属框架的方法,所述金属框架设置有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体一起支撑成像单元的第二支撑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连接构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支撑体竖立在基部上的第一步骤,所述第一步骤是将所述第一支撑体临时组装在夹具上的第一步骤,所述夹具具有所述基部以及竖立在所述基部上的支撑部;通过将所述连接构件放置在所述夹具的所述支撑部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接合使得所述连接构件由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支撑部支撑来实现临时组装的第二步骤;使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接合的第三步骤;以及固定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连接构件并且固定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连接构件的固定步骤。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成像装置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4是成像装置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5是组装后底板时的透视图。
图6是组装后侧板时的透视图。
图7是组装后侧板时的透视图。
图8是后侧板的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9是后侧板的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10是后侧板的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11是后侧板的支撑部的透视图。
图12是后侧板的弯曲部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已组装好后侧板的弯曲部的状况的示图。
图14是后侧板的弯曲部的另一构造的透视图。
图15是后侧板的弯曲部的另一构造的透视图。
图16是组装中间支撑件时的透视图。
图17是组装前侧板时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59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