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离子交换和汽车玻璃的填充孔装饰层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8259.9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贝雷比;菲利普·莱胡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3/16;C03C8/08;C03C8/14;C03C2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离子交换 汽车玻璃 填充 装饰 | ||
本公开涉及玻璃制品,所述玻璃制品具有与离子交换工艺相容并适用于汽车玻璃的装饰性无机层。所述无机层包括多个孔,可聚合填料组分已沉积并交联在所述孔中。所述多孔无机层具有大于4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小于650℃的玻璃软化温度。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填充的多孔无机层的玻璃制品以及用于制备所述玻璃制品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在专利法下要求2019年4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834,682的优先权权益,所述申请的内容是本文的依据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玻璃料层通常用作汽车玻璃诸如挡风玻璃、天窗和后窗的装饰性和着色元素。作为装饰,玻璃料通常采用沿窗玻璃周边的点梯度和边框的形式。装饰性玻璃料层既可以增强外观,又可以保护下面的粘合剂免受紫外线降解。
汽车玻璃常规由热回火钠钙硅玻璃形成。热回火引入表面压缩应力,所述表面压缩应力增强玻璃抗机械失效。然而,道路的应力和固有风险要求常规汽车玻璃相对厚且重的。汽车玻璃工业需要改善的玻璃制品,其增加机械失效抗性以及减小厚度和重量。
与常规钠钙玻璃相比,离子交换工艺大致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的强度或降低的厚度的玻璃制品。因此,离子交换工艺在汽车玻璃工业中可能特别有用。然而,商业装饰性玻璃料层大致与离子交换工艺不相容。常规地,在装饰性玻璃料层下方没有实现离子交换。
因此,需要适用于离子交换工艺的改善的玻璃料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除其他方面还提供了无机层的用途,所述无机层与离子交换工艺相容并适合作为汽车玻璃的装饰层。所述无机层包括多个孔,可聚合填料组分已沉积并交联在所述孔中。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玻璃制品,其包括:玻璃基材;多孔无机层,所述多孔无机层粘合到所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大于4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650℃的玻璃软化温度和多个孔;以及交联有机树脂,所述交联有机树脂位于所述多孔无机层的所述孔内。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多层汽车玻璃,其包括:钠钙玻璃基材,所述钠钙玻璃基材具有第一主表面(S1)和第二主表面(S2);化学强化玻璃基材,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基材具有第三主表面(S3)和第四主表面(S4);聚乙烯基丁醛层,所述聚乙烯基丁醛层接触所述钠钙玻璃基材的第二主表面和化学强化玻璃基材的第三主表面;以及多孔无机层,所述多孔无机层粘合到化学强化玻璃基材的第四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多孔无机层具有大于45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650℃的玻璃软化温度和包含交联有机树脂的多个孔。
本公开还另外提供了一种制备玻璃制品的方法,其包括:沉积包含陶瓷釉料和颜料的无机混合物;在高于多孔无机层的玻璃软化温度的温度下固化所述玻璃基材和所述多孔无机层;在低于装饰性多孔无机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温度下通过离子交换对固化的玻璃基材和在其上的所述多孔无机层进行化学强化;用含有可聚合交联组分的填料制剂处理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基材;以及固化所述可聚合交联组分以在所述多孔无机层的孔内提供交联有机树脂。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实现了优点,优点中的一些是出乎意料的。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在离子交换和折弯工艺之前沉积装饰性无机层,因此允许使用丝网印刷并避免进一步的玻璃料加工步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具有允许使用常规地与离子交换工艺不相容的可商购获得且常规的陶瓷釉料的优点。此外,本文的方法和产品可以提供与密封剂胶具有改善的相容性的装饰玻璃,所述密封剂胶诸如通常用于将汽车玻璃固定到车辆的有机硅和氨基甲酸酯密封剂胶。例如,本公开提供了具有填充孔装饰层的制品,所述装饰层不会遭受密封剂胶或其底漆的扩散,从而导致改善外观和更容易密封。此外,所得的装饰具有改善的颜色深度和改善的抗刮擦性。
附图说明
附图总体上以举例的方式而非以限制的方式说明了在本文中所论述的各种实施方案。
图1提供了包括化学强化玻璃的多层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公司,未经康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8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